00:00 / 4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22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
00:00 / 04: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兰成3月前
94年《曲苑杂坛》编导王晓把我和德江召到了北京,想弄一个系列节目。初到北京,无从下手,京城高手太多,说相声?哪有我们的饭!演小品?也不是我们的強项!王导带着我们熬了几个通宵,大家象“攀梯子”一样,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将此系列定为“非相声,非小品”的《聪明的剧务》。只所以设计成两个剧务小人物,即有合理性,又容易产生包袱,说他是外行,可他还在圈里,说他是内行,他还尽说外行话...... 找到了切入点,,创作起来就有了方向。好在我平时积攒了几个小段,如《该说不说的唱》、《方言的特征》、《乱加花》等等,在此时都派上了用场;而《魔术》一集,又是德江原来的保留节目....... 創作是艰苦的,但我们乐在其中。我和德江住在一间房子里,他把桌子让给我,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写。有一天我们写到深夜,打开电视,正好看到电视剧里有两个国民党兵吃豆腐的镜头,我俩不约而同地咽了一下口水。肚子确实饿了,可是夜已深,天又冷,只能冲碗方便面,开瓶啤酒充饥。匆匆吃完,各就各位继续写,直到天亮..... 《聪明的剧务》使我与德江成了“熟脸”演员,但怎么也忘不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尤其是曲艺作家原建邦先生,他对作品的贡献,用“画龙点晴”形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苟富贵,勿相忘。
00:00 / 08: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4
00:00 / 1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
00:00 / 1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77
00:00 / 1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0
00:00 / 07: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0
00:00 / 1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