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9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2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1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4
老宋6天前
低情商行为与高情商培养 低情商行为与高情商培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有些人相处,明明没发生争执,却总觉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离开后只想独自待着“回血”?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彼此性格不合,而是对方的一些“低情商行为”在悄悄消耗你的情绪。这些行为往往不涉及原则问题,却像细沙一样,慢慢磨掉人与人之间的好感。 我曾经就是那个“无意识消耗他人”的人。朋友分享旅行见闻,我没等人家说完就插一句“我上次去的地方比这好玩多了”;同事吐槽工作压力大,我脱口而出“这有什么,我比你忙多了”。直到后来有人委婉提醒我“你好像总是更在意自己想说什么”,我才猛然发现,自己所谓的“直爽”,其实是不顾他人感受的低情商。 低情商的核心,从来不是“不会说话”,而是“看不见他人的需求”——你以为的“分享”,可能是别人眼中的“炫耀”;你觉得的“提醒”,或许是对方心里的“否定”。生活中,这几种常见的低情商行为,尤其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看看你是否也曾中招? 第一种,“抢话式表达”,把聊天变成“个人演讲”。别人刚开个头,就迫不及待接过话茬,从自己的经历聊到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注意到对方欲言又止的表情。你以为这是“反应快、健谈”,可在对方眼里,这是连“让自己把话说完”的尊重都不肯给。真正舒服的聊天,不是比谁的声音大、话题多,而是你愿意听,我也愿意说,彼此都能感受到“被重视”。 第二种,“否定式回应”,把分享变成“泼冷水现场”。朋友说“终于减肥成功了5斤”,你立刻说“才5斤啊,我身边有人一个月瘦10斤”;家人说“想尝试学画画”,你马上接“你没天赋,别浪费时间了”。你总觉得自己是“理性客观”,却没意识到,对方分享的是喜悦和期待,需要的是一句“太棒了”“加油”,而不是一盆浇灭热情的冷水。久而久之,没人愿意再和你分享心事,因为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快乐被轻易否定。 第三种,“当众挑刺”,把“心直口快”当成“没教养”。室友穿了新裙子,你当着众人的面说“这裙子显胖,你不该买这个版型”;同事点了清淡的外卖,你大声说“吃这么素,一点味道都没有,太矫情了”。你以为自己是“为对方好”,可实际上,这种不分场合的“挑毛病”,本质上是不尊重他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真正的善意,是尊重差异,而不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情商 #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