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地震不 “断” 指挥:应急救灾中心必须用隔震减震技术 应急救灾中心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核心必要性,在于保障地震时 “指挥不中断、救援能启动”,是维持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支撑。 1. 确保指挥功能连续,避免 “救灾中枢失效” 地震发生后,消防指挥中心需实时接收灾情、调度人员与物资,是救灾行动的 “大脑”。若建筑因地震受损,指挥系统(如通信设备、指挥平台)会同步瘫痪,导致救援指令无法传递,错过黄金救援时间。隔震、减震技术能大幅降低建筑震动幅度,减少结构破坏和内部设备移位,确保指挥功能在地震中及震后快速恢复。 2. 保障救援资源安全,避免 “二次损失” 应急救灾中心常储备抢险救援装备、医疗物资等关键资源。普通建筑在强震下可能出现墙体倒塌、屋顶坠落,不仅会损毁这些物资,还可能阻碍救援人员进入。隔震、减震技术可控制建筑变形在安全范围内,保护内部物资完好,同时让救援人员能安全进入中心取用装备,快速投入救灾。 3. 符合应急设施定位,匹配 “更高安全标准” 应急救灾中心属于 “生命线工程”,其安全等级需高于普通建筑。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要求此类建筑采用更严格的抗震措施,隔震、减震技术正是实现这一标准的有效手段。它能让建筑在遭遇远超普通建筑抗震能力的强震时仍保持安全,从设计层面落实应急设施 “抗灾、备灾、救灾” 的核心定位。 视频来源:北京时间 新闻APP BRTV新闻 2025-10-15 12:23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