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雅集】兰亭集序:王羲之的文墨风流📜🌟 📜【全文】 《兰亭集序》 东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初三,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举行禊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湍急的溪流,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的盛况,但喝一杯酒,作一首诗,也足以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煦。抬头仰望宇宙的浩瀚,低头观察万物的繁多,借此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人与人相处,一生很快就过去了。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倾诉出来,与朋友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则通过寄托于自己所爱好的事物,来放纵自己的性情,不拘泥于世俗。虽然人们的爱好和追求各不相同,性格也有安静与浮躁之分,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就会暂时满足于自己所得到的,感到快乐而满足,却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物感到厌倦时,情感就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眼之间就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呢! #诗词 #中华文化 #知识点总结 #古诗词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21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07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语文 #中学生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 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②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 [拏(ná)]撑(船)。 ⑤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 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 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⑨[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 [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⑫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