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7
为什么马来西亚很多事”可以商量” 昨晚吃饭的时候,女儿突然问我:“Daddy,为什么有些人的店开在家里面的?犯法的吗?”我当下有hang了一下。她问到很认真,但我一时答不出来。因为这问题,不只是“犯法不犯法”那么简单。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完,我看着她天真的眼神,心里却有一点说不出的复杂。。 其实这现象,全马到处都有。合法的、不合法的;不管是新村、花园区、甘榜,都一样。很多人觉得“没关系啦,只要不吵不脏就好”,但也有居民投诉:“这是住宅区不是商场!”我自己也觉得矛盾。一边觉得大家要生活,一边又明白制度不能乱。其实这件事,也反映了马来西亚最深层的习惯:我们很讲人情,也很怕麻烦。 所以有时候,我们嘴上喊“要法治”,心里却希望“选择性通融”。 这种“左右都要”的心态,不只在生意,执法、甚至教育上都一样。 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在马来西亚,这种“住家做生意”的现象,其实很普遍。有的是合法的,有的则是灰色地带。但更深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想要一个“讲法律”的社会,还是“讲人情”的国家? 我们既希望有人情味,又要求公信力。这就是我们的矛盾。一个国家要温度,也要制度,但永远都在拉扯。 过后我也跟女儿说:“其实这不只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活下去。”有些人为了生活而妥协,有些人为了原则而放弃,这世界,永远不会只有黑白。因为我也在想,我不想随便敷衍她,也不想让她长大后以为——这个世界,灰色地带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问下各位,我们这些大人,到底想给下一代看见一个怎样的社会?一个凡事能“商量”的?还是一个凡事都“依法办事”的?你会选择怎么回答孩子呢?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生活 #马来西亚旅行 #马来西亚美食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