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政治影响的经典歌曲 。 • 创作背景: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宣称“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同年8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进行批驳。当时,19岁的曹火星作为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的成员,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他深受社论启发,结合根据地的所见所闻,用一天一夜创作出了这首歌,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 歌词修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听到女儿哼唱此曲时,指出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该在“中国”前面加一个“新”字,于是歌曲改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外,在传唱过程中,歌词“他坚持抗战六年多”也先后被群众改成“坚持抗战七年多”和“坚持抗战八年多”。 • 歌曲影响:这首歌以质朴的语言、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唱出了战争年代亿万人民驱逐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壮志豪情。它很快传遍了抗日根据地,后来又随着解放大军的步伐传遍全中国,成为鼓舞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2015年8月,该歌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年,又被中宣部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车木4月前
《不忘阶级苦》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经典歌曲。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结束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强调“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以及“忆苦思甜”运动的大环境下,1962年,辽宁省丹东市文工队创作员王玉文作词、曹世才作曲的《不忘阶级苦》诞生,发表于《上海歌声》。 • 歌曲歌词:部分歌词为“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地主闯进我的家,狗腿子一大帮,说我们欠他的债,又说欠他的粮。地主狠心,抢走了我的娘,可怜我那爹爹把命丧……” • 演唱风格:这首歌通常以叙事抒情的方式来演唱,旋律悲凄伤感。演唱时往往饱含着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阶级压迫的愤怒,以及对新社会的热爱与珍惜,通过深情的演绎,能让听众深刻感受到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引发人们对过去苦难岁月的回忆和对幸福生活的珍惜。 • 歌曲影响:歌曲一经发表便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当时农村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它让人们回忆起旧社会的苦难,对比新社会的幸福,强化了人们的阶级意识,提高了阶级觉悟,增强了阶级仇恨,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对鼓舞人民的革命热情、巩固社会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