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翁青雅:长期自我幼化物化导致主体性的丧失 哈喽姐妹们,翁清雅采访朱珠的这个视频,大家应该都看了。网上都在说尴尬,说她不专业。 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一个更细微、也更让我后背发凉的细节:就是整个过程中,她的眼睛,几乎没有直视过朱珠。她的视线,永远飘向镜头里的自己,时不时整理一下头发,弄一下衣服。 她关心的,根本不是眼前的对话,而是镜头里的自己美不美,造型有没有乱。这已经不是紧张或不专业了,这是一种更深层的状态——她彻底让渡了自己作为采访者的“主体性“。 她给自己设定的角色,不是一个对话的引导者,而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清冷感的大小姐,误入了一个需要能力的场合,只需要维持住“美而无力”的人设就够了。 这一点,在《心动的信号》里也一模一样。在和奥斯卡的沉默约会中,她让渡了作为约会参与者的主体性,不发起对话,不引导话题,把自己变成一个需要被填充的“美丽花瓶”。 这种自我幼化和物化,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结果:就是主动把自己从生活的主角,活成了一个被动的、等待被评价的客体。 翁清雅式的翻车,给我们所有女孩敲响的警钟就是: 这种“自我幼化+自我物化”的组合拳,会让人在人生的关键场合里持续掉线。 它让一个成年人主动放弃了话语权、思考权和主导权。短期内,或许能获得一些宽容,但长期来看,会发现自己被牢牢困在了这个单薄的人设里,那个真正有力量、有智慧、能解决问题的自己,再也找不回来了。 自我幼化就像一剂甜蜜的毒药,短期能让你逃避压力,长期却在悄悄吞噬一个成年人的内核。 最后分享一段我一直放在备忘录里警醒自己的话:永远不要幼化、物化、弱化、钝化自己, 我们可以温柔,但不要无力;可以谦逊,但不要空白。保持锋芒,持续学习。愿我们都能亲手拿起武器,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驰骋,而不仅仅是被人捧在手中的花瓶。 请时刻告诉自己,我们是一个有力量的成年人,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好手头的事情。#翁青雅采访朱珠 #心动的信号 #女性成长 #主体性缺失 #girlstalk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5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翁青雅担任时尚活动主持人时频频出错,面对朱珠的尴尬采访引发热议,她最终发文向朱珠道歉,此事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翁青雅近日因在某时尚品牌活动中担任主持人时的表现引起轩然大波,其不专业的态度和表现不仅让嘉宾朱珠感到尴尬,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11月2日,翁青雅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向朱珠及其团队表达了诚挚的歉意。翁青雅在声明中表示,自己在采访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成熟行为让她深感愧疚,她承诺会更加认真对待未来的工作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此次事件的具体经过如下:当天活动刚开始时,朱珠主动为翁青雅开门,全程面带微笑,展现出职业素养。然而,翁青雅仅简单回应“谢谢”,随即径直进入房间,全程未与朱珠有任何交流。朱珠见状,礼貌地提醒翁青雅是否需要工作人员一同进入,但后者并未察觉到这一善意的提示,仅用一个模糊的手势回应,显得相当傲慢。更糟糕的是,在进入房间后,翁青雅直接坐在了椅子上,完全忽略了还站在门口的朱珠,这种行为不仅让朱珠倍感尴尬,也让整个采访过程显得十分突兀。 事后,品牌方不得不紧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补救,但翁青雅的行为已经给活动带来了不良影响。面对网友们的批评声浪,翁青雅终于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决定通过道歉来挽回形象。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无论身份背景如何,专业素养和尊重他人始终是职场中的基本准则。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