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读书心得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文学即是深度思考 当你靠近文学时,生活自会透出光来。 当拿到梁晓声老师的新书,就被封面的这段文字,深深吸引。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文学都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是必须存在的。人只有在深度思考的状态下,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梁老师收录了,这些年他在创作作品当中的思考是如何形成的,他的童年以及家人朋友给他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颇深。 梁老师在开篇第一课就讲到一个真实故事:花儿与少年。讲述的是刘老师如何唤醒一个经常逃学,又因家里贫穷而自卑的孩子,后来成为大学教授教古典诗词,讲诗词与花。 文中有一张人与花的比较,让我非常的触动。 原文是这样的:说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是啊,只要我们不放弃,属于自己的花期总会开放的。 在梁老师的眼里,教育是诗性的,是唤醒每一个孩子的内在力量,即使做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乐。 梁老师创作的《人世间》被翻拍成电视剧,剧中人物的描写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剧中周秉坤的人物描写,就是他的弟弟一代人,留在家里照顾父母亲人的艰难成长历程与深厚的情谊。 梁老师在:写作于语文。这个小章节中,写到之所以爱读爱写,实在的,是由于爱与语文啊!让我想到我之所以喜欢读书,也是喜欢语文啊,喜欢文字带来心灵的满足啊! 梁老师分享他的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是他的母亲,母亲虽不识字,但善良正直,勤劳节俭。在那个大家都吃不饱饭的年代,母亲主动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乞讨的老大爷;一个离异人家的女孩拿了家里仅有的五块钱,被派出所盘问,善良的母亲怕这个女孩受到心理影响,特意把他接到家里吃晚饭,讲故事,哄他们睡觉。在母亲身上,他学到做竹虚空,做人须直。 梁老师在讲到写作这方面是,讲到喜欢写作,会使人经历在成长一次的过程。 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尤其是在当下AI盛行的时代,写作是你与生活的精神食粮,既可以对抗生活中的虚无,又可以通过写作产生自己与生活的深度思考,坚定自己内心的方向。 ❤️写在最后 读书是为了低谷时心中有灯,让自己不会迷失方向。#梁晓声 #梁晓声作品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