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3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8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4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73
青州宝泉寨是一处融合了多个历史时期军事防御功能的古山寨遗址 1. 得名与地理起源 宝泉寨之名,源于其寨下的 “宝泉” 。这处山泉终年不涸,水质清冽,是先民及军队在此驻扎的根本保障。其所在的围子山,海拔六百多米,四面多为峭壁,唯西侧有小路可通山顶,这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险要地势,是其成为军事要塞的自然基础。 2. 核心历史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齐国烽火台与屯兵站) 这是宝泉寨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军事用途。齐国为了防御周边诸侯国(如鲁国),在其南部边境(今青州、临朐一带)构筑了一系列烽火台和军事堡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警与防御体系。宝泉寨地处齐国南境要冲,正属于此防御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功能是驻军、瞭望、传递军情。 明初时期(与唐赛儿起义的关联) 明初永乐年间(公元1420年),山东爆发了著名的唐赛儿起义。起义失败后,余部曾退守至宝泉寨(当时或被称为“北寨”)继续抵抗。这使得宝泉寨从国家边防设施转变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为其历史增添了反抗与传奇的色彩。 明清至民国时期(作为地方防卫“围子”) 在明清及民国动荡时期,宝泉寨的军事功能转向地方自卫。当地乡民为躲避土匪兵乱,依托其险要地势,加固或重修了寨墙、寨门,使其成为一个临时性的避难所。此时,它更符合“围子”或“山寨”的特征,保护着附近村庄的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八路军根据地) 在现代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中,宝泉寨再次发挥了它的军事价值。八路军山东纵队的战士们曾在此建立游击根据地,利用其复杂地形和遗留工事,有效地打击了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历史价值总结: 宝泉寨的独特价值在于其跨越两千多年的、持续性的军事与防卫用途。从春秋的诸侯争霸,到明初的农民起义,再到近代的抗日战争,它如同一本立体的史书,石头垒砌的寨墙见证了不同时代的烽火硝烟,是研究山东地区军事史、社会史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青州古城旅行推荐 #宝泉寨 #齐国故都 #旅行 #徒步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3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