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5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1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
女儿祭母文 维       公元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农历癸卯岁七月十一,孤哀女谨以大食肴馔、糕点花食、果品香纸之仪,敬献于先母大人灵柩前,并读祭文,沉痛哀悼亲爱的老母亲:        儿我匍匐扎跪,含泪读文。今日以礼,堂前设灵。举哀发丧,给妈送行。从此永别,万世难逢。想见妈面,除非梦中。儿呼孙唤,满堂至亲。披麻戴孝,痛哭亲人!        妈呀,见不上的妈呀,妈呀——        妈妈高寿,个性刚强。一生干练,聪明过人。即使年高,血压波动。勤于疗养,带病延年。三月十一日,突发脑梗。输液康复,向好渐康 。病情好转,五月有整,乐享天年,欢颜齐天。八月十九日下午七点三十分,心衰突现,驾鹤西天。可怜我妈,寿终正寝!         妈呀,恓惶的妈呀,妈呀——        生于苦难,长于贫穷。苦水泡大,张良小村。我妈命苦,命有灾星。年幼失怙,哭成泪人。与我姥爷,孤寡相伴,艰难度日,相依为命。全家数口,日月艰辛。吃了上顿,熬煎下顿。糠菜拌泪,濒临绝境。靠天天高,呼地无声。没娘儿女,谁会心疼。         妈呀,命苦的妈呀,妈呀——          十九岁时,嫁进王门。与我父亲,患难与共。时常惦念,娘家弟兄。血浓于水,手足情深。帮扶兄妹,倾力尽心。岂料命苦,打击双重,失子丧父,天塌地倾。孤儿寡母,孤苦伶仃。我妈刚强,奋力求生。心灵手巧,自办缝纫。夜以继日,做衣挣工。养家糊口,茹苦含辛。舅父舅母,都是好人。体恤孤儿,经常帮衬。般般如梦,泪淹儿心!        妈呀,受苦的妈呀,妈呀——         妈视儿女,看成命根。一衣一饭,刻刻在心。精心抚养,知热知冷。当娘当爹,劳累不停。供儿读书,教儿做人。为儿工作,操碎妈心。为儿成家,盖起门庭。替儿分忧,把儿念诵。孙子孙女,舔犊情。功比天高,情比海深。乌鸦反哺,羊羔跪恩。痛失慈母,揪了儿心!        妈呀,养育有功的妈呀,妈呀——        心强命苦,孤单半生。柔弱心肠,刚烈秉性。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处事厚道,善待亲朋。劳苦功高,福及子孙。四世同堂,多谢母亲。音容宛在,风范长存。永远活在,儿孙心中。西天路远,坎坷不平。一路走好,老妈慢行。归土为安,歇息宁神。时辰将至,慢行郑重。妈呀妈呀,你显显灵。看看灵前,跪着的亲人!……#祭奠 #原创作品 #烈属 #乡宁 #午祭
00:00 / 08: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6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9: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古文观止》打卡Day138|祭十二郎文 读《祭十二郎文》,如听韩愈在灵前泣诉一场“生死相隔”的悲剧——字里行间满是对十二郎早逝的痛悼,对“聚少离多”的追悔,更有“家族凋零”的悲怆,道尽中唐文人“为功名奔波、为亲情愧疚”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死无常、骨肉难留”的深切无奈。 ✅ 开篇诉哀:以“实情”立基调 文章以“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起笔,直接点明祭奠的背景与心境,没有祭文常见的客套虚饰。开篇便追述“吾少孤,惟兄嫂是依”“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家世,以“嫂抚汝指吾言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的细节,勾勒出叔侄相依为命的过往。不刻意渲染悲伤,却以最朴素的家世叙说铺垫情感底色,开篇便将“哀痛、亲情、遗憾”的氛围铺开,避了祭文的空洞应酬感。 ✅ 中间追悔:以“往事”显真情 文中先细数与十二郎的聚散轨迹——“十九赴京、四年一归、汴州相别、徐州未果”,将“为求斗斛之禄而屡失相见”的往事一一铺陈;继而笔锋一转,痛陈“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悔恨,直白倾诉对仕途奔波的懊恼。再连设三问“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又以“东野之书、耿兰之报在侧”的现实作答,在“不愿信”与“不得不信”的挣扎中,把“失亲之痛与自咎之悔”说透。没有刻意煽情,却在往事追溯与情感挣扎中显露出至真,尽显悲切与赤诚。 ✅ 结尾立誓:以“后事”寄哀思 文末聚焦丧后的愧疚与托付,写自己“生不能相养、殁不能尽哀,敛不凭棺、窆不临穴”的四大憾事,将“未能尽责”的自责具象化;继而直言“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表露心死之悲。最后以“求田伊颍、教养子女”的誓言收束,既点明“以余生践行叔侄之责”的后续念想,又回应前文“两世一身”的家世之悲——昔日相依为命,今日唯有托孤寄情。结尾的誓言虽平静,却因前文“追悔与痛悼”的铺垫,不显虚浮,只剩深沉哀思。
00:00 / 1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