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道德经第三章白话文解析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是: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以下是白话文解析: 核心思想 这一章的核心是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减少干预、 不刻意推崇某种价值观或物质, 从而让百姓自然、纯朴地生活, 达到社会和谐。 逐句解析 1. “不尚贤,使民不争” o 白话文:不刻意推崇贤能的人, o 百姓就不会为了争夺虚名和 o 地位而相互竞争。 o 解读:老子并非反对贤能, o 而是反对统治者用“贤能”作为 o 标准来引导民众追逐名利, o 导致功利心和争斗。 2.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o 白话文:不珍视稀有的财物, o 百姓就不会产生偷盗的念头。 o 解读:如果社会不把稀有物品 o (如珍宝、奢侈品)看得太重, o 人们就不会因为贪欲去偷盗或争夺。 3.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o 白话文:不展示引发欲望的事物, o 百姓的心就不会被扰乱。 o 解读:统治者应当避免炫耀权力、 o 财富或享乐,否则会激发百姓的 o 欲望,导致人心浮躁、社会动荡。 4.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5. 弱其志,强其骨” o 白话文:所以圣人治理天下, o 会让百姓内心清净,吃饱肚子, o 削弱争名逐利的志向,增强他们的体魄。 o 解读:老子主张满足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 o (实腹、强骨),同时减少他们的精神欲望 o (虚心、弱志),从而保持社会的安定。 6.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o 白话文:让百姓保持纯朴、没有狡诈的 o 心机和贪欲,即使有聪明人也不敢妄为。 o 解读:这里的“无知”不是愚民,而是指 o 没有机巧算计之心;“无欲”是指没有过度 o 贪欲。这样,那些善于钻营的“智者” o 就无法煽动民众、扰乱社会。 7. “为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1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40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33
00:00 / 49: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