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紧急提醒!骗子冒充国家安全部“红头文件”实施诈骗! 国家安全部公众号 10月28日 发文《“红汞”骗局手法曝光!》提醒:有不法分子伪造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单位“红头文件”,以参与化学品“Sb207Hg2”(俗称“红汞”)交易可获利为名,精心编织骗局,诓骗群众钱财。广大人民群众更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各类打着国家安全机关旗号从事各类商业行为的人员。 近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相关部门破获一起红汞骗局案,现将骗术细节公之于众,提醒广大民众增强防范意识。不法分子伪造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单位红头文件,已参与化学品“锑氧化汞”俗称“红汞”交易可获利为名实施诈骗。 该骗局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今被披上新外衣,声称红汞具备极高的医用价值和抗癌功效,以跨境交易、高额中介费、好处费为诱饵,诈骗团伙成员分饰“境外公司员工”、“境内总代理”等身份,伪造巨额交易记录,精心粉饰市场繁荣假象。为增强骗局的可信度,不法分子假扮“将军”、“领导”、“书记”等身份,不法分子参照互联网上流传的政府公文“模板”,伪造红头文件,杜撰“国家安全部每年都会有类似文件审批‘红汞'交易” 信息,谎称红汞采购获授权,将诈骗包装成官方授权的大宗国际贸易,他们以垫付货款为由哄骗目标对象,出资签订所谓合同时,巧立验货费、检验费、担保费等名目收取预付款。后以交易失败等理由侵吞钱款,部分人员被骗后成为团伙下线,致使骗局扩散。 目前,国家安全机关已会同相关部门对不法分子依法开展刑事打击工作。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广大人民群众更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各类打着国家安全机关旗号从事各类商业行为的人员。如发现伪造国家安全机关公文或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线索, 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反诈骗宣传 #扩散周知 提高#防范意识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8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私人订制”的“招聘陷阱” 国家安全部公众号 《好险!开启大好前程时惊遇间谍“圈套”,所幸...》一文详细解析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青年学生群体设置“招聘陷阱”,青年学生在面对境外机构或个人提出的所谓“学术交流”“合作邀约”“高薪兼职”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和头脑清醒,认清间谍“圈套”,切莫因小失大。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我青年学生群体,以求职,兼职等名义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给我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相关案例警示我们要当心私人订制的招聘陷阱,切勿踏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窃密圈套。 某国驻华使馆在校内论坛招聘兼职研究助理金某通过面试成功入职,并按照A的要求在互联网查询经济类公开数据,撰写调研报告,按次收取现金报酬。 随着合作深入,A要求金某签订咨询顾问协议,有重点的将方向转向热点领域,并针对性的指导金某开展敏感数据搜集和分析,撰写报告等,同时希望通过金某结识相关敏感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 金某对A的身份逐渐产生怀疑,停止合作往来,国家安全机关及时掌握A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鉴于金某不知晓对方身份,且主动停止违法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对金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青年学生在面对境外机构或个人提出的所谓学术交流、合作邀约、高薪兼职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和头脑清醒,认清间谍圈套,切莫因小失大,自觉将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青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应当自觉将“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面对境外机构或个人提出的所谓“学术交流”“合作邀约”“高薪兼职”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和头脑清醒,认清间谍“圈套”,切莫因小失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予以奖励。 同学们如发现或遇到可疑情况,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总体国家安全观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8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