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1
原来“感冒”只是一个代号!中医看病,看的根本不是病名。 我一直觉得,中医的诊断方式挺有意思的,它不像现代科学那样,有一套完全标准化的流程。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它,这也很正常。 咱们对比一下西医就明白了。西医看病,核心是找“病”。每个疾病都有一个明确的病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干掉这个具体的“敌人”,比如病毒或者细菌。 但中医的思路不太一样。它不光看“病”,更看重“症”,也就是你身体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感觉。中医师会像侦探一样,把你所有的症状——比如怕冷还是怕热、口干不干、汗多不多、哪里疼痛——全部收集起来。 然后,他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这个过程就叫“辨证”,最后才开出针对你个人的方子。 所以,中医更在乎的是你这个人独特的症状体现。我举个感冒的例子,你就全明白了。 假如有两个人都感冒了。 第一个病人,症状是喉咙痛、发烧、咳嗽、流鼻涕。在西医那里,诊断可能统一就叫“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 第二个病人,他也是感冒,但他的症状是咳嗽、胸痛、发烧,唯独不喉咙痛。在西医看来,很可能还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可到了中医这里,因为两人的症状组合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个病人,一派寒象,可能被辨证为“风寒感冒”。 第二个病人,有了热象,可能就被辨证为“风热感冒”。 开的方子自然也就天差地别了。 你看,这就是它们一个根本的区别:西医更关注“疾病”本身,目标是找到统一的病原体;而中医更关注“病人”,注重对病症进行个性化的辩证分析和归纳。 简单来说就是:在西医那里,不同的症状,可能最终归结为同一个病;但在中医这里,同一种病,却可能分析出许多不同的“证”来。 这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同病异治”的精髓所在。 #中医 #西医 #看病 #文化差异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