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卷饼 #美食 #小吃 北风如刀,刮得人脸生疼。我缩着脖子走在街上,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面糊与酱料混合的味道,在冷空气中格外诱人。 街角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卷饼摊。摊主是位六十岁上下的阿姨,围着厚厚的围裙,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她的动作不紧不慢,却自有一种韵律。 “姑娘,来个卷饼?”她抬头问我,眼睛弯成月牙。 我点点头,站在摊前看她操作。铁板烧得正热,面糊浇上去的刹那发出“滋啦”一声响,腾起一阵白汽。她单手打蛋,手腕一抖,蛋液便均匀铺开,像是练过千百遍。 “要辣吗?”她问。 “一点点。” 她舀了一勺辣酱,却又抖掉半勺:“天冷,吃太辣伤胃。” 我有些惊讶她的细心。她接着放薄脆、生菜、土豆丝,最后是几片卤豆干——这是别处没有的。 “阿姨,您这卷饼和别家不一样。” 她笑了:“自家吃的口味,干净些。” 卷饼递到我手中,温度透过纸袋传到掌心,竟是恰到好处的暖,不烫手。我咬了一口,豆干的卤香先冲出来,然后是酱料的咸甜,最后是薄脆的酥响。不知怎的,这味道竟有些熟悉。 第二天我又去了,阿姨还记得我的口味:“今天豆干卤得久,更入味些。” 渐渐地,我成了常客。有时去得早,会看见阿姨摆摊前的准备工作——她将豆干切得厚薄均匀,蔬菜洗得发亮,连酱料都是分装在小罐里,而不是直接从一个桶里舀。 有个早晨特别冷,我去时阿姨正对着手机发呆,屏幕上是个年轻女孩的照片。 “您女儿?”我问。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是啊,在北京读书呢。” 那天的卷饼里,多放了两片豆干。 “天冷,多吃点。”她说,眼睛却还看着手机。 后来连续三天,摊子都没开。第四天再去时,阿姨回来了,人瘦了一圈,眼神却亮得惊人。 “阿姨这几天没出摊?” “去北京了。”她边说边熟练地摊着饼,“女儿生病了,我去照顾几天。” 铁板上的热气蒸腾起来,模糊了她的面容。 “那怎么不多陪几天?” “她好了,要考试了。”阿姨将饼翻面,“再说,这摊子也不能老关着,老主顾会惦记。” 那天起,我注意到卷饼摊多了个相框,摆在调料瓶旁边——是阿姨和女儿的合影,两人笑得一样甜。 最冷的那天,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我到时,阿姨正在收摊。 “今天这么早?” “女儿晚上视频,得回去等着。”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却还是给我做了一个卷饼,“赶巧你是最后一个。” 她动作比平时快,却依然一丝不苟。最后装袋时,她突然说:“其实她不是我亲生女儿。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