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
禅意诗中境:一字一句皆修行 雷滚磨心海浪涛, 天下虫鸟别乱叫。 妙定安隐禅座上, 秋收硕果金叶飘。 晨钟漫绕山边寺, 暮鼓轻敲云外桥。 一念放空尘事远, 清风送我上云霄。 松间露滴沾衣冷, 石畔泉流映月娇。 不问世间荣与辱, 只随禅意度今朝。 秋山初晓,晨雾还未散尽时,禅者已静坐于禅座之上。耳际忽闻远雷滚动,裹挟着山外海潮的轰鸣,那声响并非喧嚣,反倒像一柄无形的石磨,正细细碾磨着心底残存的杂念——这便是“雷滚磨心海浪涛”的真意。“磨”字最是精妙,它让抽象的烦扰有了可触的质感,雷与浪是磨盘,人心是待炼的璞玉,每一次轰鸣都不是摧残,而是将浮躁与纷扰一点点磨去,在冲击中趋近澄明。 山风掠过,林间虫鸣鸟叫渐起,禅者却在心中暗念“天下虫鸟别乱叫”。这并非嗔怪自然,而是一种主动的修行姿态:以心念为界,将外界的热闹与纷扰隔绝在外,如同在心头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只留清净与专注。此时再看禅座,便懂“妙定安隐”四字的分量——不是刻意紧绷的端坐,而是历经“磨心”后,身心与天地相融的松弛,仿佛连禅座都成了自然的一部分,稳稳扎根在秋光里。 不多时,山下寺庙的晨钟响起,那钟声不疾不徐,带着“漫”的随性,绕过山边的飞檐,漫过崖畔的草木,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山林间。它没有“绕”的刻意,也没有“传”的急切,只是自然流淌,正如禅者此刻的心境:无拘无束,不被形骸所困。待暮色漫上来,暮鼓又轻轻敲起,“轻”字用得极准——不似白日钟声的清亮,也没有俗世鼓点的急促,那力道轻得像一片落叶落在石桥上,既不打破暮色的宁静,又像一双温柔的手,将白日里被“磨”过的心轻轻抚平,引导心神归向安歇。 禅者起身漫步山间,松针上的露珠悄然“沾”上衣襟,一丝微凉透过布帛沁入肌肤。“沾”是极轻的触碰,没有“落”的沉重,也没有“打”的惊扰,恰如禅者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不刻意索取,也不抗拒馈赠,只是坦然接纳这份清冷。石畔的泉水潺潺流过,映着天边的一轮明月,月光在水波里轻轻晃动,便有了“映月娇”的灵动。此刻再无杂念,先前被“磨”去的烦忧、被“漫”与“轻”安抚的心,终于在这松露泉月间定下——不问世间荣辱,不忧明日得失,只随这禅意,安稳度过今朝。 原来这首诗从不是简单的写景,而是一场完整的修行记录:以“磨”炼心,以“漫”与“轻”养性,以“沾”与“映”明心,一字一句皆是禅者与自己、与自然的对话,最终在文字里留下一片澄明通透的天地。
00:00 / 04: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