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88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4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6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8
在食堂打过饭的都讨厌食堂阿姨“手抖”地将饭菜从勺子中抖出,而如果阿姨又给我们加了一小勺饭菜,哪怕之前的一勺不满,我们都会感觉很开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提一提著名的阿伦森效应了。心理学家阿伦森对这种现象做过一个实验,他用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来进行测试:始终否定的评价;始终肯定的评价;先肯定后否定的评价;先否定后肯定的评价。在这四种情况下,被测试者对于从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对象的喜欢水平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对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保持喜欢,而对先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的喜欢程度最高。阿伦森的实验揭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原理——“阿伦森效应”(也叫增减原则),即人们最不喜欢对自己的称赞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而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称赞不断增加的人或物。 也就是说,人们都比较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好感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而对表示好感的态度或行为不断递减的人很反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一种内心的挫败感在起作用,逐渐递增的褒扬会提升其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程度,而逐渐递减则会形成一种冲击力很大的挫败感,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因此,无论是日常人际沟通,还是在商业谈判、营销领域,都有必要学会灵活使用阿伦森效应,通过把握他人情绪的节奏来博取他人的好感。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很多人不曾意识到的,但在很多时候,它却影响着沟通、交流或商务谈判的最终结果。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并合理利用“阿伦森效应”来使别人越来越喜欢自己呢?这就要从该效应的反面着手,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就一鼓作气地将自己的全部优点展露无遗,如果你不能保证始终做到最好,那就不要在一开始倾尽全力。对待他人的时候,也不要一开始就毫无保留地赞赏,让好感一点点增加,对方会更加满足,渐增的好感会让你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人际关系。比如,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工作场景中,可以适当暴露些自己的缺点,虚心请教职场中的前辈,这样会给人一种踏实好学的印象。另外,年轻人有的是朝气,领导担心的就是年轻的弊端——缺乏耐心,没有长性。因此,年轻人在工作中做事要稳定谨慎,并始终如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领导的肯定;比如,在赞美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先降低对方的期待,再超出对方的期待。#人生感悟 #人生智慧 #小故事大道理 #正能量 @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灵感 @抖音创作小助手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