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13
00:00 / 1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2
00:00 / 09: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1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1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百年邮电 ---永不磨灭的邮徽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官局,这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国家邮政诞生。但是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并且邮政一直被外国人把持,所以并没有产生邮政标识,只是在邮递员的衣服中间缀了一个圆形的补贴,由圆形勾边和“邮政局邮差”字样组成。这就是当时人们所熟知的邮政形象代表了。 一直到了1921年5月23日,中华邮政总局正式制定颁布了“嘉禾飞雁”徽章,这是中国最早的邮政标识,其图案由:嘉禾、飞鸿、国旗(五色旗)连缀而成。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其中:嘉和象征着丰收、富是,寓意邮政事业根基稳固,繁荣发展,飞鸿是指大雁,因为中国古时候有“鸿雁传书”之说,以此来象征传递书信的邮政事业,体现了邮政的通信功能。此外,图案中的国旗(五色旗)则代表国家,象征着邮政事业是国家事业的一部份。北伐战争以后,北洋政府垮台,邮徽图案中的五色旗被取消,改为:圆圈内“双穗嘉禾中嵌飞雁”。这个图案虽然未经政府明令公布,但仍在各地邮局临时使用。 1930年交通部重新制定了邮政标识,图案为:白底蓝色圆环,内置红色正方形篆体“邮”字。宝岛台湾省邮政使用致今。 全国解放后,邮电部于1951年6月8日,公布了新中国邮电职工证章图案。 证章图案由红底、黄色圆环和五角星样式组成,五角星中间为“邮电”二字,五角星的上角和两个下角组成一个“人”字,中心和左右两个角则由“邮”与“电”两个汉字组成,全部图案表示“人民邮电”之意,进一步 强调了邮电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65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邮电部正式公布了我国新的邮电徽图案,新邮徽:黄圆环,黄色图形,国旗底色,中间的邮筒代表“邮”字,两侧的图形组成“电”字,巧秒融合中之“中”字的书法艺术,蕴含中国古老的“鸿雁传书”之说。该邮微公布不久,“文革”爆发,又恰逢电信军管,邮电分家,所以实际使用时间很短。邮电部1981年公布停用。同时决定将1951年公布的证章图案改做邮电徽标,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启用, 该徽标一直使用至1998年10月邮电分营止。 一枚枚邮徽的迭代,恰似一部微缩的中国邮电百年史。从清末无 正式标识的被动,到民“嘉禾飞雁”的文化寻根,再到新中国“人民邮电”的宗旨彰显,邮徽的 每一次变化,都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它映照着国家从积弱到自强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