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6: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8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以下是周朝(西周、东周)及战国七雄时期的简介: 周朝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确立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等级秩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青铜铸造技术进步。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春秋五霸。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战国七雄 - 齐国:姜姓吕氏齐国在战国初期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齐国地处东方,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军事上也有一定实力,曾与秦国东西称帝,是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 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楚国文化独特,在战国时期一直是南方的大国,军事力量较强,曾与秦国多次交战。 - 燕国:位于北方,在战国初期相对弱小,燕昭王时,乐毅等将领曾使燕国一度强盛,还曾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 - 韩国:地处中原,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较弱的国家。韩国的兵器制造技术先进,但因地处四战之地,受到各国的夹击,发展受限。 - 赵国: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成为东方六国中能与秦国抗衡的重要力量,在战国后期的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魏国: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在军事上多次击败其他诸侯国,但后来在与秦、齐等国的战争中逐渐衰落。 - 秦国:秦孝公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逐渐超越其他六国。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等策略,不断兼并他国土地,最终统一了六国。
00:00 / 19: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5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杨皓祺3月前
2025年7月26日游山东省莒县莒国古城(暑期旅行第1天) #山东 #日照 #烟台 附: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周武王为巩固统治,将功臣谋士、王室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分封制开始实行。姜子牙作为功臣被封于营丘,齐国诞生,他因地制宜,重视工商业、渔业和盐业,使齐国早期便成为繁荣富庶的诸侯国。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强大了国力,“尊王攘夷”,齐国成为春秋首霸,影响着整个中原。经历田氏代齐的波折,战国时代,齐国进入全盛时期,文化上,成为百家争鸣的焦点,邹衍、孟子等学者在此讲学,齐文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开放。渤海南岸的广袤原野上,与代表周朝礼乐文化及儒家思想的“礼义之邦”鲁国一同屹立的,正是盛极一时的齐国,齐鲁两国在数百年的对立与牵制中,互相交融和影响,最终塑造了山东大地的精神文明,山东自此称“齐鲁”。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齐桓公成就齐国霸业,也留下了一段千古传诵的典故——“毋忘在莒”。众所周知,齐桓公即位前是公子小白,前686年,齐襄公在内乱中遇刺身亡,公子纠与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在莒国避难,莒国为其提供庇护。一年后,莒国军队护送小白返回齐国时,遭遇公子纠派管仲拦截,小白在鲍叔牙护送下捷足先登,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继位后,在鲍叔牙的建议中,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后来一段时间,齐桓公贪图享乐,鲍叔牙劝谏他“毋忘在莒”,于是他幡然醒悟,励精图治,在管仲辅佐下成就霸业。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而未曾留下典籍却推动过转折的“莒文化”,也已在与文化主体性的互动中,于王朝更迭和历史进程的跌宕起伏之间,把自身价值的升华,镌刻在两千七百多年后今人怀古的思绪中重获新生的莒国古城,成为历史螺旋上升的轨迹中永恒推进的必然伟力之下,耀眼的偶然节点。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0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