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小宇1月前
#原创视频 #九一八# 从东北工业到千万忠魂:九一八的代价远比想象更沉重 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决策,不仅让东北迅速沦陷,更让中国军民在后续抗战中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伤亡代价。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一错误决策和领土失守,究竟给整个抗战带来了怎样的毁灭性影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铁路,嫁祸中国军队后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像一把冰冷的刀,斩断了东北军民的抵抗底气,直接让日军在5个月内占领东北三省,80万平方公里领土沦为“满洲国”。这一决策的后果,首先是战略主动权的丧失——东北成了日军的侵华跳板,后续华北、华东的危机,源头就在这里。更残酷的是,它用惨痛的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退让换不来和平,妥协只会喂大侵略者的野心。日军正是看清了这种“不抵抗”的软弱,才敢在后来步步紧逼,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更致命的是东北工业基地的失守。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重工业集中地,东北的钢铁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煤炭、机械制造等产业更是支撑战争的核心。日军接管后,把这里变成了“战争工厂”,每年掠夺的资源能武装数十个师团。而中国呢?瞬间陷入“工业空心化”:前线需要枪炮,后方只能靠手工作坊勉强生产;部队需要燃料,只能依赖有限的进口和小煤矿供应。 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让中国抗战从一开始就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仓促应战,用劣势装备硬拼,付出巨大伤亡;要么先积蓄力量,但日军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可即便陷入这样的绝境,中国人民也没退缩。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游击,后方民众节衣缩食支援前线,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韧性,才让我们在绝境中闯出了生路。铭记九一八,不仅是记耻辱,更是要刻牢两个道理:一是退让换不来和平,唯有抗争才能守住尊严;二是国家的强大,从来都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绝不妥协的骨气。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钰德1月前
今天的防空警报,现在的小孩是否知道原因,从小看着日本动画片,可曾知道,历史上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东三省。 1937年,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3月4日,日寇已占领太原晋中,逼近临汾,新绛县的阎锡山ZF人员逃向西北吕梁山一带,为阻断敌人从侯马入侵,临行前,把南门外汾河桥、船尽行烧毁,引起人心恐慌,秩序大乱,新绛县城陷入恐怖与混乱之中。 3月5日,日寇未从侯马来犯,上午九时左右,从汾城,经赵康,先头队伍三十余名骑兵,进了北门,因城内无一兵一卒抵抗,日寇轻而易举占领了新绛县城。 日寇占领新绛县城后,先成立商会组织维持会掠夺物资,后成立伪县ZF、敬备队、新民会,全县人民进入苦难深渊。日寇不时到四乡扰乱,奸淫烧杀,抢掠财物,抓夫抓牲口,牛羊猪鸡,见了就抢,稍有反抗,即行刺刀枪杀,一切暴行,罄竹难书。事实证明,“亡国之民,不如丧家之犬”,残酷情形,不堪言状。 为了统治我县群众,对全县城乡人民进行户口登记,每家门上钉有编号门牌,每人发“良民证”一枚,不久改发贴有相片并按上指印的良民证一张,随身佩带。日常经过日寇岗哨,持证检验,要行鞠躬礼,口称太君,稍有不顺,就拳打脚踢,凡经过日寇岗哨和进出城门者,没有挨过打的真是仅无少有。深更半夜,稽查户口,调戏妇女,抢拿东西,更是家常便饭。如有嫌疑反抗,抓送日本宪兵队,施以各种酷刑,如:吊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踩杠子、狼狗咬、坐电椅等,无辜死于非刑者,不胜枚举,难以统计,仅衙坡上马王庙侧枯井内就杀害了五百多人。 日寇为了支应军需,成立了办查处,到各村摊派抢劫,日寇不烧炭,专烧木材,拆毁房屋及寺庙不计其数,九原山上百神庙一百五十余间殿堂房舍,就是当时拆毁的一例。 日寇未阻挡阎军和游击队,在西北马首山下深挖“惠民壕”(毁民壕),沿壕修筑炮楼,抓苦力,不分男女,上至六七十岁老人,下至七八岁儿童,无论酷暑严寒,白天强迫劳动,稍有怠工,棒敲鞭打,夜晚露宿野外,饥寒冻馁,死者无数,砖石木料,拆房卸窗,致使无数人家,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1945年,由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寇于8月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新绛的日寇在8月14日,将文庙仓库和乔家花园仓库内储存物资尽数烧毁,8月15日等河津和稷山日寇汇合,下午一时许,从南门撤退,日寇垂头丧气,凶相全无,侯马缴械。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3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