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在北京西直门外,藏着一座迷你版“小吴哥窟”,一座塔身集合1600尊佛像,曾被梁思成和林徽因赞不绝口,明明位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国家地理》推荐的冷门秘境,却低调得连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今天一起探秘真觉寺(五塔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本名叫真觉寺。明永乐年间,印度高僧带来金佛与图纸,开启了五塔寺的传奇,后历经改名、战火,如今华丽转身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探秘五塔寺必打卡地 1⃣金刚宝座塔:五塔寺 C 位担当!它融合印度佛塔风格与中式飞檐斗拱,由青白石砌成。须弥座刻满宗教纹饰,1561 尊石佛栩栩如生。中间大塔高 8 米,13 层,铜制塔刹熠熠生辉;周围四塔略矮,11 层,相互映衬。塔前琉璃罩亭据说是清朝补建,有人觉得是画蛇添足。 2⃣大雄宝殿遗址:曾经乾隆两次大修的辉煌大殿,如今只剩台基遗址。但站在这里,仍能感受到往昔的恢宏。 3⃣600 年古银杏:塔前两株古银杏,一到金秋,满树金黄,与古塔相映成趣,拍照超有氛围感 。 🗿石刻珍宝区 1⃣塔东功德碑区:陈列着功德碑、会馆碑等,其中顺治八年普胜寺创建碑最为醒目,碑身刻满蒙汉文,还留有工匠姓名。 2⃣塔西石刻石雕区:石像与十三陵神道雕像风格一脉相承,文臣武将栩栩如生。康熙年间的石享堂,汉白玉质地,龙柱石门精美绝伦。 📝实用攻略 📍地址:地铁国家图书馆站 C 口出,左转 800 米。对面就是北京动物园西北门,可一同游玩。 🎫门票:20 元 / 人,周三前 200 名免费,网购或现场购票均可。 这里的石塔、石碑都是历史的沉淀。快来五塔寺,聆听历史的低语!记得点赞收藏,我是流浪的长天,带你解锁更多小众秘境。#北京小众景点 #五塔#北京小众景点官#五塔寺去#旅游推荐官机#周末去哪儿#春日机位大赛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北京地铁2号线 西直门→西直门 外环全程车内广播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2号线 #地铁报站 #我的打卡足迹 北京地铁2号线是北京最早开通的线路之一,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在1971年就作为一线的一部分开通。北京地铁二期(复兴门-建国门)于1984年9月20日开通运营,与一线独立运营。原计划是一线与环线在长椿街至北京站共线,以节省成本,但考虑到信号系统和行车间隔等问题,最终放弃了共线方案,1号线从南礼士路向东改线,沿长安街行进。一线的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在1987年并入环线,一线在复兴门设置折返线。复兴门成为了北京地铁首个换乘站,一线的南礼士路至复兴门区间成为了北京地铁最短区间。环线在2002年更名为2号线,并延续至今。北京地铁2号线是中国首条地铁环线,全长23公里,设18座车站,采用6节编组准B型列车,750伏上触式第三轨供电。截至2024年12月,2号线仅有5座非换乘车站。2号线的线位以前是北京城的内城城墙,很早有过环城铁路,线位与今天的2号线大致相同。修建2号线时将城墙拆除,在地面进行施工作业。2号线全线都采用明挖法修建,所以隧道为方形,这是国内唯一一条全线明挖法建设的地铁线路。2号线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未来线路的换乘,在一些车站做了站台结构预留。后续使用B型车的线路将预留站台进行了简单改造后直接使用,使用A型车的线路从预留站台向下再挖一层,作为新线路的站台,原预留站台成为了站厅或换乘通道的一部分。一条完整的地铁线路必须要有车辆段,但2号线沿线都是老城区,没有地方建设车辆段,后来以填平太平湖为代价建设了太平湖车辆段,位于积水潭站西北角,太平湖小区内部。该小区内部还有一个天桥横跨出入库线,这里有一些不错的机位,工作日早晚高峰前后可以拍摄到列车出入库。太平湖车辆段的两条出入库线两侧各设有一个小站台,可供员工通勤使用,这种设计在北京地铁早期的车辆段中均能看见。目前小站台已完成翻新,看起来更加现代化了。环线也是有终点站的,工作日早晚高峰和每日运营结束后列车都会开到终点站清客并返回车辆段。内环列车的起点站是积水潭,终点站是西直门,外环列车的起点站是西直门,终点站是积水潭。目前大部分2号线列车已完成厂修和改号,换上了高级的LCD,继续为乘客服务。
00:00 / 1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7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
北京地铁13号线 东直门→西直门 全程车内广播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13号线 #地铁报站 #我的打卡足迹北京地铁13号线是北京第三条开通的地铁线路。由于20世纪90年代,城市迅速扩张,北京在城北建设居住区。居住区选址好后便是交通问题。北京当时已规划12条地铁线路,但均不能满足城北通勤需求,于是城市轻轨项目(13号线)横空出世,将北京市北部三大边缘集团与中心城区连接起来。由于建设需求迫切,为节省经费,原本打算直接利用原有的京包线、东北环线、望和支线开行城轨列车,但国铁集团不同意,后来只能改为沿铁路走廊修建,大部分路段以高架形式敷设。于是13号线一期(西直门-霍营)在2002年开通,二期(霍营-东直门)在2003年开通,初期仅设置16座车站,未来可根据需求加站。方便了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居民前往市区,这也是北京地铁这次大跳号的原因。13号线目前仅有两个地下段,第一段为西二旗至龙泽区间,为避让既有铁路而下穿,第二段为柳芳站向南,为避让地面建筑而选择了建设地下段,东直门站也是13号线目前唯一的地下站。13号线开通初期甚至没有自己的列车,需向1号线和2号线借车,后来有了自己的列车也只有4节编组。随着人口不断扩张,客流增大,4节编组难以满足客流需求,于是在2008年左右开始陆续扩编为6节编组。13号线建设时在望京西站预留了在往首都机场的支线轨道,后来改为建设独立线路首都机场线,支线规划废弃,被填平为站台,所以该站的站台较宽。2010年底,昌平线和15号线开通,两条线的市区终点都选在了13号线上,让昌平、顺义的人口都涌入13号线。由于老西二旗站房过小,为接入昌平线,在其北侧新建站房。从此每逢早高峰,昌平进城人流都要到西二旗换乘,造就了“地狱西二旗”的称号,直到2021年底昌平线南延才得以解决问题。2019年,为配合京张高铁清河站建设,13号线上地至西二旗区间进行了拨线,并增设清河站,未来19号线北延支线也会接驳此站,缓解13号线客流压力。为缓解13号线客流压力,2019年,13号线拆解计划正式提出,以龙泽站为界,将13号线拆分成两条线路,西段为A线,高架站扩建为8节编组车站,大钟寺以南入地,新建西直门地下站并延伸至车公庄站,西二旗站向北改线入地,经新龙泽站并东延至天通苑东站。东段为B线,仍为6节编组,既有车站不做改动,从龙泽站东侧改线入地,经新龙泽站并延伸至马连洼站,两线在新龙泽站同台换乘,未来可换乘19号线,旧龙泽站将废弃。
00:00 / 1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8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