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5
00:00 / 03: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8
00:00 / 06: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11
00:00 / 05: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这才是最高级的“不务正业”,王世襄把纨绔子弟秒成渣。 连马未都、于谦见了都得尊敬的叫声爷,能把“玩儿” 玩儿成世纪绝学的这位北京大爷可真不简单,作为老北京的 “玩主天花板”,他的故事里全是传统文化的门道,听着过瘾还长见识,他就是王世襄老先生。 先说这王世襄的出身,那可了不得。1914年出生在北京芳嘉园胡同的一座大四合院里,是正经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祖辈当过工部尚书,父亲是北洋政府的外交官,母亲和舅舅都是著名画家。家里打小就给他请了国学老师教文史诗词,又送他去美国侨民学校念书,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照理说,这么个环境下长大的少爷,该是个规规矩矩的文人吧?嘿,偏不介!这位少爷打小儿心性就“野”,他对那些正经功课没兴趣,但对鸽子、金鱼、蛐蛐、大鹰、獾狗却很痴迷。 可王世襄的“玩”,跟寻常纨绔子弟的玩物丧志完全不同。他玩什么都特别较真,肯下苦功夫。为了熬鹰,他能几天几夜不合眼;为了搜集家具,他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他拜清朝善扑营的扑户为师学摔跤,跟着各路的民间高手学艺。他玩一样,钻一样,最后还能把里面的门道写下来,传给后世。架鹰养狗,他写出了《北京鸽哨》、《中国金鱼文化》;玩蛐蛐,他编校了《蟋蟀谱集成》;摆弄明式家具,他更写出了《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这两本开创性的巨著,让明式家具之美走向了世界。启功先生评价他“研物立志”,真是再贴切不过。 2003年,同为京城大顽主的于谦还曾和王世襄先生一起,为申请在奥运会上放飞北京观赏鸽努力过。这份对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爷俩儿是相通的。但要论把这“玩”上升到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的境界,于大爷见了王世襄,那确实得敬服地叫一声“爷”。 王世襄的“玩”友里,还有一位大家熟悉的,就是马未都马爷。他俩年纪相差41岁,是忘年交。马爷年轻时,抱着王世襄的著作去拜访,一进门就被满屋子的明式家具迷住了,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王老非但不烦,反而觉得有这么个年轻人喜欢这些,心里很高兴。后来,马未都常在饭点儿去王老家,王老就亲自下厨,在那张后来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的黄花梨方桌上切菜做饭。马未都说,王老对他最大的影响,是那种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无论人生处于怎样的低谷,都一直坚持一口气。#历史冷知识 #收藏 #于谦 #马未都 #王世襄
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5: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