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太夸张了,李白上个赛季直接杀疯了!一起来回顾一下。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意:太阳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绢,高挂在山前的河流之上。那飞速倾泻而下的水流,仿佛有几千尺长。(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重天外倾泻到了人间。 解析: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想象瑰丽。这首诗的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写实,描绘了在特定光线(日照)下香炉峰与瀑布的壮丽景色,色彩鲜明(紫烟、白瀑),构图宏大。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转入夸张与想象。“三千尺”的夸张和“银河落九天”的奇喻,将一座现实的瀑布升华成了一个超越凡尘的神话景象。这种由实入虚的笔法,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典型体现。 诗人情感:热爱自然与豪放不羁。全诗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比惊叹和热爱。他不是在冷静地描摹景物,而是将自身豪迈奔放的情感投射于景物之中。· 笔下的瀑布,其实就是诗人自我的化身——它气势磅礴、一往无前、不受拘束,这正是李白个性中那种“谪仙人”般的洒脱与豪情的完美写照。 语言特色:凝练生动,一字传神。诗中动词的运用极为精妙。“生”紫烟,写出了云雾的灵动;“挂”前川,凝固了瀑布的壮阔;“飞”流“直下”,则瞬间激活了瀑布的动感与力量。这几个动词共同构建了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画卷。 历史地位与影响:《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山水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咏瀑的千古绝唱。它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和超凡的想象力,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为了后世无数人对于庐山和瀑布的第一印象。 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一处风景,更是李白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澎湃的激情,重新创造了一个属于诗歌的、比现实更加壮丽辉煌的瀑布奇观。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江西行第2站--庐山 📍 𝐋𝐮 𝐬𝐡𝐚𝐧 江西·庐山 2025年10月27日,晴☀,一早我们从南昌乘高铁开启我们的江西行第2️⃣站--庐山(九江境内)。本来我们的计划是只走西线--人文路线,而且东线需要爬很多台阶,一天是走不下来两条线的,再加上同行的姐们儿头天脚扭了一下,这更让我们的行程增加了难度。 出了高铁站,遇上了揽客的司机长相挺面善的(旁边还有友情提示,不要轻信揽客[呲牙]),但我们也是综合了一下整体情况觉得包车对我们四人行的性价比更高,于是有了今天的包车游览,归来后我们复盘,不仅走了西线人文路线,还超预期去了东线的含鄱口,缆车往返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的安排堪称完美[强]。 📍庐山第1站:拜谒毛主席旧居。庐林一号是庐山芦林湖畔的重要历史建筑,曾作为毛主席在庐山会议期间的住所,现为庐山博物馆。 📍第2站:三宝树。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多年,二棵柳杉树龄600多岁相传是晋代僧人昙诜从西域带来栽种的。 📍第3站:如琴湖-花径-白居易草堂-仙人洞-锦绣谷。如琴湖因湖岸曲折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湖中曲桥亭榭,湖水潋滟,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从如琴湖往 前走几分钟就是花径,白居易草堂小桥(状元桥)、仙人洞。 📍第4站:含鄱口→大口瀑布(缆车往返),下了缆车需要再走上百级台阶,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感受瀑布的壮美。 🌈PS:庐山的美,是必须亲身抵达才能感受的。一峰一瀑一云端🌄所遇皆惊喜,所行尽清凉!❄️"总有些地方,要用脚步丈量,才懂它的分量。" #不识庐山真面目 #美庐别墅 #庐山旅游 #记录真实生活 #记录旅行时光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