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江苏电商补税应对指南 一句话总结:江苏的商家别慌! 目前我们自己接到的咨询客户,以及同行群交流的情况来看 税局要3年数据是常规操作, 产业带集群(如南通家纺、苏州电子、徐州五金等), 电商企业普遍具备供应链规范性和税负可控性优势 税负1.5%-2%算合理范围。 关键是“会解释、会算账、会沟通”。 一、接到税局电话后,分三步走 1. 先搞清税局要啥 常见要求: 补2023-2025年的销售额数据(和申报的对比); 解释“为什么申报的比平台数据少”; 说明“缺进项票的原因”(比如供应商没开票)。 别怕:江苏税局对产业带商家比较理解,不会一上来就罚款,先让你解释。 2. 准备材料(核心是“情况说明”) 怎么写这份说明? 记住3个要点: ① 说清楚生意咋做的 例:“我们是南通家纺产业带的,主要从本地作坊拿货,他们很多开不了票,但价格便宜。”(附采购转账记录) ② 解释数据差异 例:“平台数据含退货/刷单,我们实际成交额没那么多。”(附后台退款截图) ③ 证明税负合理 例:“我们综合税负1.8%,和同行差不多。”(附同行业税负报告或历史缴税记录) 3. 和税局沟通技巧 态度:配合但别怂,有疑问就问。 话术: “我们产业带企业,供应链确实有些票难拿,但税负一直没低于1.5%,能不能按这个补?” “如果一次性补有困难,能分期吗?”(江苏很多地方支持分期) 二、三类商家具体应对 1. 一般纳税人(开13%发票的) 问题:缺进项票,增值税和所得税都要补。 解法: 找票:能补的发票尽量补(比如让供应商补开); 砍成本:提供无票支出的证明(如运费、包装费),争取税务认可或按比例抵扣; 谈税负:拿同行业税负数据(比如苏州电子厂平均2%)去谈。 2. 小规模纳税人(开1%发票的) 问题:销售额超500万会不会按照一般纳税人补税。 放心啊,不会,是小规模就按小规模补税,1个点 用好免税额度:季度不超30万的部分不用补; 比如“去年双11爆单,前三个季度没这么多”(附活动截图); 争取核定征收:如果成本难算,申请按行业利润率核定。 #彭会计财税 #股权架构 #财税顾问 #企业财务外包服务 #南京注册公司代账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8: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我有个做加工生产的客户,自己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卖产品。前几天收到税务局补税几十万的短信,换做别人可能愁眉苦脸,但他却乐呵的!为啥?他说,只有这样,电商平台才能发展得更良性。补完税,他把产品价格上调了两次,还说这下大家在电商平台里能公平竞争了,他有信心在同一起跑线上把销售数据做得越来越好。 这让我想起最近河北电商圈的“天塌了”传闻。有河北电商企业7 - 8 - 9月只报了十几万营收,结果被税务部门发现实际销售额600多万,因为没进项票,按13%增值税补缴,把三年利润都搭进去了。 有人说电商税开征是行业灾难,但像我这位客户,却看到了公平竞争的新机遇。 以前,有些电商卖家靠“低报营收、无票运营”卷价格,把5块钱的东西卖到3块,利润靠卖纸箱子凑。但现在,《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施行,电商平台把商家身份和交易数据报给税务,再加上金税四期,电商企业彻底“裸奔”,税务通知直接发到老板手机上,想藏都藏不住。 那为什么要全面开征电商税? - 反内卷:让那些没品牌、没技术、没服务,只靠低价投机的卖家出局,电商要走高质量发展路。我那客户就是想通了这点,补税调价,靠实力竞争。 - 维护市场公平:电商零售额占全国社零额三分之一,不再是新兴业态,得和传统实体商业一视同仁。以前电商低价优势不少来自税收模糊地带,现在大家公平交税,实体和电商站在同一起跑线。 所以啊,电商税不是“天塌了”,是行业洗牌,是给合规经营的企业扫清障碍。像我那客户,补税调价后,靠着合规经营和产品实力,反而更有信心在电商平台做大做强。 #电商 #电商税 #税务 #合规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