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连连1周前
台湾统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喜哥说)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台湾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其关键因素围绕国家实力、政治基础、民心向背和国际环境等多维度展开,核心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 1. 国家综合实力是根本保障 国家实力是决定统一进程的核心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与科技实力:大陆持续增长的经济规模、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领先的科技水平,能为台湾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减少两岸统一的经济阻力。 军事力量:现代化的国防力量是遏制 “台独” 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的 “压舱石”,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统一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2. 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基石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其作用体现在: 国际共识:全球已有 182 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联合国及绝大多数国际组织也遵循这一原则,“台独” 势力在国际上没有生存空间,外部势力干涉缺乏法理依据。 国内法律保障:《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和措施,为依法遏制 “台独”、推进统一提供了法律支撑,确保统一进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3. 两岸民心相通是社会基础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民心向背直接影响统一进程的顺畅度: 交流合作纽带:两岸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长期交流,让台湾民众共享大陆发展红利,增进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认知隔阂。 反 “独” 促统共识:随着 “台独” 势力勾连外部势力、破坏两岸关系的行径不断暴露,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认清其危害,支持和平统一、反对分裂的民意基础持续巩固。 4. 国际环境的有利演变是重要条件 虽然存在外部势力干涉风险,但国际环境总体朝着有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经济合作、国际安全等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社会更重视中国的立场,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成本和难度显著上升。 反干涉共识凝聚:多数国家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任何国家以 “台湾问题” 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台独” 势力和外部干涉的国际支持度不断下降。 综上,台湾统一的关键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以此为基础巩固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石、凝聚两岸民心的社会共识,并应对国际环境中的挑战。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强化,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进程必将稳步推进。 (谢谢收看,喜哥欢迎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筑牢复兴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定海神针。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 必须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必须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 要围绕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建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6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2
什么是“一国两制”?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核心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高度自治权。这一构想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又充分保障了港澳同胞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1982年,“一国两制”构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法治基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首次在实践中落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一构想再结硕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实施、港澳选举制度的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不断筑牢,为港澳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央政府始终是港澳坚强后盾: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助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商贸合作平台;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港澳同胞共享祖国发展机遇。同时,港澳保持自身独特优势,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日夜繁华,到澳门大三巴前的游人如织,三十余年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书写着国家统一与地区发展的双赢篇章,更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范例。 展望未来,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港澳将继续与祖国同心同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答卷,让这一伟大构想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国两制#科普#我要上热门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