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问我,孩子不爱读书,逼着读半小时就应付了事,怎么办?其实,这类孩子占大多数——他们活泼好动,学习靠督促,阅读像“任务”,甚至觉得读书不如打球有意思。但我想说:别焦虑,这恰恰是普通孩子的真实状态。 首先,阅读不是“必须”,而是“浸润” 很多家长把阅读当成绩的跳板,但忽略了一个真相:兴趣才是阅读的起点。比如,孩子迷恋《哈利波特》电影时,不妨递给他原著:“后面的情节更精彩,想不想知道?” 或者陪他声情并茂读一段,读到高潮处戛然而止——好奇心会推着他主动翻开书。 其次,榜样比说教更有力 如果家长整天刷手机,却要求孩子读书,他只会觉得“双标”。试着把书架搬到客厅,晚饭后全家一起读书20分钟。孩子看到你沉浸其中的样子,会自然模仿:“读书或许真是件有趣的事?” 最后,给阅读“去功利化” 有的孩子抵触阅读,是因为家长总问“记住了什么”“能提高作文吗”。不如换个思路:带孩子逛书店,让他自由选书;聊书时不说教,而是分享你的感受:“妈妈读到这里时差点哭了!” 当阅读与亲密、愉悦挂钩,孩子才会真正接纳它。 更重要的是,放下“必须热爱阅读”的执念 有的孩子天生更擅长运动或逻辑思维,这并不妨碍他们成功。我见过没读过课外书却考上清华的学生,也读过万卷书却与名校无缘的例子。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而非套进同一个模子。 —— 给家长的行动建议: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哪怕他选的是漫画或科幻; 固定亲子阅读时间,用“聊书”代替“考书”; 接受孩子可能不会成为“书虫”,但可以帮他体验阅读的温暖瞬间。 就像副驾驶不能替孩子开车,阅读终究要他自己掌舵。我们能做的,是默默导航、及时提醒,并在走错路时说:“没关系,多绕几步也能看到新风景。”#阅读#孩子不爱读书 #放下执念 #巨野前方教育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