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建筑看古人处世智慧之五——《窗棂里的诗意栖居》。 倚窗望景时,你亦是他人眼中景。古人早懂此中深意——窗,从不是单纯的透光框,而是浓缩诗意的画、凝固时光的诗。 “窗棂”,即门窗格心的木条或雕花棂子,区别于外围窗框。它最初为支撑纸绢、通风采光而生,却被古人赋予了灵魂:刻花雕纹,攒出万千图案,让窗前成了移动的画廊,步移景异,意趣无穷。更妙的是,窗棂的设计还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比如,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它通过格栅分隔空间,让窗外的风景像画框一样呈现出来,特别有诗情画意。 窗棂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的“囱”,也就是屋顶的排烟口。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朱漆雕花的窗棂。汉代则以直棂窗和卧棂窗为主。两晋南北朝后,窗棂的纹样越来越丰富;明清时期达到艺术高峰,现存古建筑中的雕花窗棂,皆是彼时匠心的见证。 作为“建筑之眼”,窗棂以“借景”“框景”造景,春框柳色、夏纳蝉鸣、秋嵌桂影、冬藏雪枝,将四季流转、远山近水嵌进日常,才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千古诗意。 如今玻璃取代纸绢,窗棂渐远,但其美学仍滋养着现代设计。而它教给我们的处世智慧更动人:生活再忙,也要像窗棂那样,一边以“格”立身——守得住规矩,撑得起日常;一边以“花”养心——在琐碎里雕镂诗意,于方寸间看见远方。不必困于眼前压力,心有窗棂,便永远有一方透气的天地,让日子既有烟火温度,也有诗意远方。#文脉里的中国#古人的智慧#古建筑#古色古香#郴州旅游#雷公井古村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无锡拈花湾:禅意浪漫的诗意栖居 无锡拈花湾,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处处散发着禅意浪漫的气息,让人仿佛踏入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梦幻之境。 漫步在拈花湾的香月花街,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唐风宋韵的典雅。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售卖着各种与禅意相关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在这里,你可以静下心来,挑选一件心仪的禅意摆件,或是品尝一杯香茗,感受茶香在舌尖散开,思绪也随之飘远。街边的花草树木,经过精心修剪和布置,与建筑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艺术的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当夜幕降临,拈花湾的禅意浪漫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微笑广场上,大型动态雕塑“拈花一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而庄重。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如璀璨星辰般在夜空中变换着各种造型,与地面上的光影秀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此时,烟花也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拈花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除了精彩的演出,拈花湾的夜景更是充满了禅意浪漫。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灯火和建筑,如梦如幻。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忘却了一切烦恼和疲惫。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无锡拈花湾,以其独特的禅意浪漫,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心灵的宁静与美好。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栖息的诗意家园。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