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江桥抗战指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哈尔戈江桥,由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的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 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国已久,1894-1895年甲午战争后侵占台湾及澎湖列岛,日俄战争后将东北南部划为势力范围并建立关东军。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力图分割“满蒙”并诉诸武力。1931年6月,日本军部制定《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确定“采取军事行动”占领“满蒙”的方针,此后在东北不断制造挑衅事件。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剿共”,对日本挑衅采取妥协退让方针。 初期抵抗:1931年11月4日凌晨,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嫩江桥阵地守军,中国守军奋起迎击,多次击退日军。5日,日军在大炮、飞机支援下渡江进攻,马占山亲临大兴阵地督战,日军被迫后退。 激烈战斗:6日清晨,日军出动飞机和大炮轰击,中国守军阵地被摧毁,但将士们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至傍晚,马占山部队伤亡较大,弹药告罄且无援军,遂撤出大兴阵地,退守三间房。12日,日军援兵抵达,在大炮、飞机掩护下进攻,马占山等将领率部勇猛杀敌,双方伤亡惨重。13、14两日,战斗在新立屯、汤池、蘑菇溪等阵地展开。在敌强我弱、中国守军伤亡过大且后继无援的情况下,11月18日中国守军撤出战斗,19日,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 江桥抗战是日军“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此役唤起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抗日热情,展现了中国军民的爱国精神和抵抗决心,马占山也因领导江桥抗战而受到国人赞誉。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