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1
霜降后,少吃猪肉和牛肉,多吃这5种肉,腿脚有劲,精力十足!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秋日的信使,今年恰逢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三。老人说,这是六十年一遇的“早霜降”,寒气来得急,冬天便格外冷。天地一夜肃清,草叶披霜,脚步踩上去,脆生生的,像踩碎了一地月光。此时节,身体最懂时令,毛孔缩紧,筋骨微酸,仿佛提醒:该进补了。 但补并非大鱼大肉。霜降后,气血内敛,油腻的猪肉、燥热的牛肉反成负担。不如换一条更轻盈的暖身之路——让五种“小肉”登上餐桌。 第一是鲫鱼。霜降后的鲫鱼肉厚籽满,文火慢炖,汤色乳白,一口下去,脾胃先暖,肾水随动,腿脚便生出悄悄的后劲。 第二是鸭胸。秋鸭最肥而不腻,温火煎至皮脆,佐以新姜与陈皮,既滋阴又化湿,吃完唇齿清爽,呼吸里带着芦苇荡的凉风。 第三是鹌鹑。小小一只,肉质细嫩,卤熟后连骨嚼碎,钙与髓同入,像给关节涂上一层油,夜里上下楼梯,膝弯不再吱呀作响。 第四是兔腿。兔肉走肝经,性平味甘,辣炒或清炖皆可,入口即化,把伏天的燥与迟来的寒气一并抚平,次日晨起,筋骨间有暗暗的弹性。 第五是海蛎。霜降后的蛎黄最肥,滚粥里撒一把胡椒,鲜滑滚烫,锌与精同补,精神像炉中炭,一夜间烧得通红。 于是,早霜虽厉,人心不慌。窗外北风磨刀,屋内小炉咕嘟。不贪厚味,只取清鲜;不追浓烈,只守平和。待一碗汤尽,推窗望去,星子高悬,霜花满地,此刻的身体,像被悄悄点燃的炭,暖而不燥,静而不倦。这个冬天,便从这一箸“小肉”开始,步步生风,岁岁生春。 #霜降 #24节气 #健康养生 #霜降饮食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