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1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是爱尔兰自然哲学家、化学家与物理学家,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其提出的波义耳定律首次精确定义了气体的压力与体积关系,并将化学从炼金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他出生于爱尔兰的贵族家庭,早年接受私人教育并游学欧洲,深受伽桑狄等机械论哲学家的影响,坚信自然界应由物质粒子的机械运动来解释。波义耳科研生涯的转折点始于他参与创立“无形学院”(即英国皇家学会的前身),并与罗伯特·胡克等杰出实验家展开紧密合作。 在胡克的协助下,波义耳利用改进的真空泵进行了著名的“波义耳实验”。他通过将空气注入U形管的一端并用水银密封,系统性地改变了封闭空气柱的压力与体积,最终于1662年总结出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力成反比。这一发现不仅为气体力学奠定了定量基础,更以其简洁的数学形式体现了机械论哲学的强大解释力。波义耳的成就远不止于此。1661年,他出版了其代表作《怀疑的化学家》,在书中他猛烈抨击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和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说”,提出了一个更具现代性的元素定义,即元素是“某种原始的、简单的、一点也没有杂质的物体”,是用化学方法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组分。他发展了系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使用植物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对燃烧与呼吸过程的研究等。这位毕生的实验倡导者虽未完全摆脱炼金术的思维,但其强调实验证据、怀疑权威与理论思辨的研究方法,为后世化学的发展规划了革命性的蓝图,直接引导了一个世纪后拉瓦锡的化学革命。#科学 #科技 #历史 #人物 #化学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5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