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1个北回归线标志塔,你知道几个?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是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现所谓“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四省的地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绿带”。 目前我国有11 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东的有4 座,数量最多,分别位于肇庆封开县、广州从化区、汕头市金平区和南澳岛。广东4 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中,建成最早的要数肇庆市封开县的,它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北回归线标志塔。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北纬23°26’28”44东经113°28′ 56.16)距离广州4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云南省西畴县西畴北回归线标志——西畴北回公园,该公署建在县城西面县城的出入口处,海拔1526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北回归线横跨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台湾岛的东、西两面各立碑志,西标志碑就是嘉义北回归线标志碑,位于嘉义县水上乡下寮地区,设立于1908年,是世界首座于回归线上设置的大型标志建物,具有科学、教育、观光等多重意义,东标志碑则建在花莲县。当两脚踏上塔底中央的石板,一脚在热带,另一脚则在北温带!#北回归线#地理#科普#通过地图看世界 #北回归线标志塔分布图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探秘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一场奇妙的自然与文化之旅 踏入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仿佛开启了一场连接天地、贯穿古今的奇妙旅程。 一进门,便是高大醒目的回归线之门,它像一个时空通道,分隔又连接着热带与温带,让我瞬间对接下来的探索充满期待。沿着太阳之路前行,夸父追日的雕塑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那股对自然的执着与敬畏之情,透过雕塑传递而来。 再往前走,石环古朴而神秘,作为古代测算时间与节气的工具,它静静伫立,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古人的智慧。旁边的五行柱代表着金、木、水、火、土,其上的图腾与符号,展现着哈尼族独特的十月太阳历文化,令我深深着迷。 回归走廊的521级台阶也别具一格,台阶两侧展示着北回归线穿过的19个国家的元素,从各国的标志性雕塑到国旗,再到相关的风土人情介绍,一路走下来,如同环游世界,拓宽了我的视野。 站在主标馆的窥阳塔下,我抬头望向天空,感受着阳光透过塔顶小孔洒下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对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天文馆里,浩瀚宇宙的奥秘被一一揭开,从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到神秘的天文现象,让我对头顶这片苍穹又多了几分敬畏。 漫步在双子星广场,这里的双胞文化别具特色,双胞石床、双胞胎井的传说,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周围的石阵广场和祭火广场,又将哈尼族的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穿越时空,融入到了这个古老民族的生活之中。 参观结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不仅是自然科学的课堂,更是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用它独特的魅力,带给我知识的充实、心灵的震撼,让我对自然、对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热爱 ,这场旅行,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神奇的大自然 #旅行足迹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9: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1周前
自驾旅游: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是指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一段区域 。北回归线是赤道以北的一个纬度圈,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也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天文分界线。以下是关于墨江北回归线的详细介绍: - 地理位置 :墨江地处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县城三分之一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北温带,三分之二在北回归线以南、处于亚热带,是“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 - 标志建筑: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园内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建有回归线之门、太阳之路、日晷广场、主标馆等景点,游客可在此体验“一脚在热带,一脚在温带”的奇妙感觉。  - 天文奇观:每年夏至日(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墨江会出现“立杆不见影”的天文奇观,阳光会通过标志园主标塔顶特殊设计的孔洞直射到地面预设的标记上,形成“太阳转身”的壮观景象。 - 自然生态:墨江是全球北回归线上植被最为丰富、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余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由于地处热带与北温带过渡区,这里还形成了典型的“阴阳林”现象。 - 人文风情 :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饮食习惯,加上哈尼族千百年来的遗传基因,造就了墨江繁衍双生的奇特现象,目前全县有1200多对双胞胎,双胞胎出生比例达8.7‰。自2005年以来,墨江成功举办了多届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3分钟摸清各大洲气候密码!地理学霸都在记 谁说气候分布是天书?一张地图看懂七大洲气候逻辑,知识性拉满还超好记! 亚洲直接解锁“气候盲盒”: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同款气候),到回归线沿岸的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沙海无垠),再到北方的温带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干冷)和西伯利亚的亚寒带针叶林(冬长严寒夏短促),连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海拔每升100米降温0.6℃)都占全,堪称“气候博物馆”。 非洲气候藏着“对称美学”!以赤道为轴,南北两侧对称分布:中部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往外是热带草原(干湿两季分明,斑马长颈鹿逐雨迁徙),再到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在此称王),最南端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冬季温和多雨)。 欧洲主打“温和牌”:西部40°-60°大陆西岸被温带海洋性气候承包,全年温和湿润,雨天比晴天多;南部地中海沿岸是特色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超适合种葡萄;东部则逐渐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变大降水变少。 美洲气候“两边差异大”:北美西部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和地中海气候,中部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少),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足);南美亚马孙平原是全球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南部也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洋洲气候“绕着大陆转”:中西部是大片热带沙漠气候,外围包裹着热带草原,东南部和西南部则是温带海洋性与地中海气候,堪称“沙漠围绿洲”的典型。 南极洲独一份“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比沙漠还少,平均气温-25℃以下,是全球最冻的“白色荒漠”。 气候分布记住3个关键词——纬度、海陆位置、地形!赤道附近多雨林,回归线多沙漠,大陆西岸多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东岸多季风气候~#小靳老师 #小靳老师地理课堂 #地理知识 #地理科普 #气候分布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7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