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释永信被抓,少林寺也变了。如今二维码没了、功德箱退场,甚至连收费的武僧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简单木牌,香火随喜,不强求布施。这块牌子,比所有的钟声都震撼。 这个变化,不是简单的换了住持,而是一场安静却彻底的清扫,一种新气息的回归。 跟前任释永信一比,释印乐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没有光环,也不讲排场。出身河南的他,16岁就剃度出家,成了最早一批接受系统教育的年轻僧人。他没去拍电影,也不弄人设,而是选择在白马寺当住持,一当就是二十年。 释印乐顶着压力坚持“免费随喜”,还规定香灰随便取,哪怕有人拿塑料袋装走,也没人管。 他该带着僧人种菜,亲自开拖拉机在地头转。还设了免费茶舍,香客来了能歇脚喝茶。每年捐款收多少、花在哪儿,他也一清二楚,明细贴墙上,透明得让人没话说。 释永信是个极会抓风口的人。他把功夫变成产品,把少林品牌变成商标,注册公司、搞表演、办巡演,少林寺成了一个流量出口。 在释印乐上任之后开始一刀切掉,别说扫码捐款没了,就连对外宣传也变得低调。他不炒功夫,而是提倡禅修,不再塑光环,而是回归修行,这不是一次“形象工程”,而是一种思路的大换血。 人们不是不相信佛法,而是对那些“打着佛旗赚钱”的现象反感,一个穿着袈裟却满口生意经的人,注定无法让人真正尊重。 当信仰被消费透支,恢复清净不是退步,而是重新找回方向。 不再是功夫表演的舞台,不再是香火钱堆成的金山,而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抬头听钟声、低头见本心的地方。也许,#这才是千年古刹应有的模样。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