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美股暴跌遭遇“黑色星期五” #掘金计划2025 #美股 #中概股 #科技股 #财富 朋友们,刚过去的周五,美股市场上演了一场“惊魂跳水”:纳指狂跌3.5%,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跌超2.7%,道指也跟着下挫1.9%。更扎眼的是,科技巨头集体“栽跟头”,亚马逊、特斯拉、英伟达跌了近5%,苹果也跌超3%;中概股更是重灾区,金龙指数跌超6%,阿里、百度跌超8%,B站直接砸了9%。这波暴跌绝非偶然,背后是三重压力的集中爆发。 首先,美联储政策预期生变,给高估值科技股浇了盆冷水。上周四曝光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对降息分歧严重,鸽派委员提议降息50基点被一票否决。这打破了市场此前对“宽松大礼包”的幻想——虽然12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仍有82.5%,但“激进降息”的预期彻底落空,甚至有机构预警2025年可能放缓降息节奏。科技股之所以能撑起高估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低利率环境下的流动性支撑,一旦宽松预期降温,资金自然会从高估值板块撤离,这也是纳指跌幅远超道指的核心原因。 其次,美国贸易政策加码,精准打击中概股与相关产业链。就在暴跌前几天,美国政府宣布10月14日起,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港口费。这看似是港口收费调整,实则是贸易壁垒的延伸——不仅直接影响中美航运企业,更让市场担忧“科技脱钩”可能升级。中概股本就对政策风吹草动敏感,叠加部分企业三季度业绩预告不及预期,资金出逃引发连锁反应,金龙指数的暴跌正是这种恐慌情绪的集中释放。 最后,市场避险情绪切换,前期热门资产集体回调形成共振。10月9日,曾创历史新高的现货黄金单日暴跌超100美元,地缘缓和与获利了结让避险资金从黄金中撤出。而美股科技股此前也是“避险替代选项”之一,当黄金率先“跳水”,资金开始全面重估风险资产价值,科技股与中概股的下跌和黄金回调形成了“风险资产普跌”的格局,进一步放大了市场跌幅。 从评论视角看,这波暴跌更像是“预期修正”而非“趋势逆转”。短期来看,美联储政策分歧与贸易政策扰动还会持续影响市场情绪,科技股可能面临1-2周的调整期,中概股则需等待政策面的明确信号。但中长期看,美国CPI数据符合预期、“超级核心”服务通胀涨幅收窄,说明通胀压力在可控范围内,美联储无需重启加息,这为市场提供了底线支撑。 对投资者来说,眼下更需要警惕“情绪杀”而非“基本面崩”:对于估值回归……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9: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0
00:00 / 0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6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3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58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