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卢浮宫7分钟劫案:稀世珍宝被盗后,可能去了哪里? 10月19日上午,巴黎卢浮宫9件珍贵珠宝在约7分钟内被劫走。卢浮宫官网已发布临时闭馆通告。 他们为什么敢劫? 高价值+体积小+可拆解,珠宝天然是“理想目标”。 展陈限制:博物馆需在“可观赏”和“可防御”间取舍。本次嫌犯疑自塞纳河一侧施工区进入,利用升降电梯抵达展区,砸柜后疾速撤离。 历史并不意外:1911年《蒙娜丽莎》被馆内员工盗走;1976年贼匪借脚手架破窗入馆。 典型销赃手段 先藏匿数月,等舆论与通缉热度下降,再由私藏家、非法艺术品中间商出手。统计上,约10%-15%的被劫珍宝能在10年内重现。 拆解散石:宝石的切工和内含物像“指纹”,但体量一分散,追溯难度暴增。 熔炼金属:镶座被熔化,序列与雕刻被抹去,艺术价值清零。参照2019年德累斯顿案,部分器件疑被熔。 再镶改款:将名石镶到新首饰或腕表上,配“新出厂故事”洗白。 谈判与赎回:通过“中间人”斡旋,个别物件悄然回流。 被盗珍宝的三种可能结局 快速追回:如伦敦塔王冠案,当场或短期找回。本次卢浮宫已追回两件。 部分重组:德累斯顿绿穹,谈判后归还但缺石缺构件,历史完整性受损。 永久消失:被拆成散石、熔炼后流入民间;或被私人秘藏数十年不见天日。波士顿伊莎贝拉博物馆案13件文物至今失踪。 你认为这9件被劫珠宝最终会走向哪条命运?评论区见~ #卢浮宫 #卢浮宫保安 #珠宝首饰 #卢浮宫博物馆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透过秋拍看卢浮宫失窃珠宝 卢浮宫发生珠宝失窃案,被盗的彩色宝石珠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 历史意义:这些珠宝是法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如玛丽·路易丝皇后的祖母绿项链是1810年拿破仑为巩固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联盟,迎娶玛丽·路易丝公主时特别定制的,见证了法奥联盟的历史;玛丽·阿梅莉王后的蓝宝石套装曾属于拿破仑第一任皇后约瑟芬,后经流转成为玛丽·阿梅莉王后的珍宝,见证了波旁王朝的兴衰。 • 文化意义: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8至19世纪法国贵族偏好的蓝宝石多来自克什米尔与缅甸矿区,克什米尔“矢车菊蓝”蓝宝石因产量枯竭成为珠宝史上的传奇,而这些来自著名矿区的古董蓝宝石,因其开采资源的枯竭更具稀缺性和文化价值。 • 艺术意义:被盗珠宝在工艺上代表了当时的技艺巅峰。玛丽·路易丝皇后的祖母绿项链由拿破仑御用珠宝匠打造,采用精细的镂空底座镶嵌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金属对宝石的遮挡,且其多用途的可拆卸设计,体现了当时宫廷珠宝在满足华丽需求的同时,兼顾实用性与机械巧思的时代潮流。 • 美学意义:这些珠宝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庄严与帝政风格的恢弘,将对称构图、仪式感设计等理念发挥到极致,奠定了现代高端珠宝的美学范式,对后世珠宝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珠宝翡翠尚品 #中国嘉德2025秋拍 #收藏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0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