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5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第一人称视角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与降落航空母舰战斗机军事科普及 #舰载机 #弹射起飞 #航母 #福建舰 #航空母舰 航母舰载机的弹射起飞与阻拦降落,是现代海军航空作战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之一。由于航母甲板面积有限,舰载机无法像陆基飞机那样依靠长距离滑跑起飞,因此必须借助专门的弹射装置辅助加速,同时在降落时依靠拦阻装置实现快速减速与停机。这一整套过程不仅体现了舰载机与航母系统的高度协同,也展示了航空工程、控制技术与材料科学的综合成果。 舰载机弹射起飞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对准弹射位置、锁定起飞装置以及加速离舰。首先,舰载机由甲板牵引车或自身动力滑行至弹射位,前轮与弹射器连接。舰上弹射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蒸汽弹射利用高压蒸汽推动活塞,通过牵引杆带动飞机迅速加速;电磁弹射则使用线性电机产生电磁力,能更精准地控制推力,提升加速效率并减轻对机体的冲击。 在起飞前,飞行员需与舰桥飞行指挥官完成一系列信号确认。起飞指令发出后,发动机推力全开,弹射器同步释放巨大能量,使舰载机在两三秒内从静止加速到约250公里每小时,飞行员在此过程中承受数倍重力加速度。机轮离舰瞬间,飞行员轻微拉杆,飞机依靠升力顺利离开甲板进入飞行状态。整个弹射过程对时间、力量和角度控制极为严格,任何微小误差都可能导致危险。 舰载机返回航母时,降落同样极具挑战。由于航母甲板短且在海面上不断运动,飞行员必须在复杂气流和舰体摇摆中精确控制下滑角度与速度。降落区设置有四根拦阻索,由液压阻尼系统连接至甲板下方。当飞机降落时,尾钩需准确勾住其中一根拦阻索。系统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巨大动能,将飞机从约2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减至零,滑行距离仅数十米。 为了辅助降落,航母通常配备光学着舰指挥系统,又称“肉眼球”或“镜面指挥系统”。它通过光线指示飞行员的下滑角是否正确;若光点偏上或偏下,飞行员需即时修正姿态。此外,舰上着舰指挥官(LSO)通过无线电实时向飞行员发布口令和指引,以确保安全降落。 在恶劣海况下,航母甲板的纵摇和横摇会大幅增加降落难度。现代航母配备先进的姿态稳定系统,可实时修正甲板高度变化;而飞行员需经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在夜间或风浪中完成安全着舰。整个起降过程体现了高精度机械系统与人工操控的完美配合,也反映出航母战斗群的技术综合实力。 舰载机的弹射起飞与阻拦降落是一套高风险、高精度的工程体系。它要求航母平台具备强大的机械与能源系统支持。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2
00:00 / 1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