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8
文殊院(中)文殊院内的参观内容 成都文殊院。它是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其他为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宁波天童寺),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佛教界和成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关于成都文殊院的详细介绍: 核心信息 1. 名称: 成都文殊院 2. 性质: 佛教寺庙(禅宗寺院) 3. 宗派: 禅宗临济宗 4. 地位: 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宗四大丛林(道场)之一。 5.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6. 开放时间: 通常为 08:00 - 17:00 (具体节假日或法会期间可能有调整,建议出行前再次确认)。 7. 门票: 免费开放 (但可能需要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入口处登记或预约,具体规定请以寺院最新公告为准)。 历史与特色 悠久历史: 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初名“信相寺”。历经兴废,在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由慈笃海月禅师主持重建。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出现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因此信众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遂改寺名为“文殊院”。 康熙御赐: 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空林”匾额赐予文殊院,故文殊院又有“空林堂”之称。 建筑格局: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广阔,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采用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五重殿宇。两厢有钟鼓楼、斋堂、廊房等建筑。 珍贵文物: 文殊院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是名副其实的“宝物”: 玄奘法师顶骨舍利: 镇寺之宝,全世界仅存几块,极其珍贵。 发绣观音: 用人的头发绣制的观音像,技艺精湛。 缅甸玉佛: 来自缅甸的珍贵玉佛像。 千佛袈裟: 工艺繁复精美。 舌血经书: 僧人用舌血抄写的经书,体现了虔诚。 贝叶经: 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老佛经。 各类佛像、碑刻、书画: 包括康熙、乾隆皇帝御赐手迹,以及众多名家作品。 宗教与文化中心: 是四川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常年有讲经、禅修、法会等活动。 #四川#成都#文殊院#文殊院打卡#文殊院祈福
00:00 / 1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
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2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探秘高旻寺:康熙赐名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感受禅宗道场的宁静! 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是国家重点保护寺院,也是驰名中外的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并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在国内享有盛名,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 相传高旻寺创建于隋代,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清初重建为行宫。 命名由来:顺治八年(1651年),两河总督吴惟华于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第四次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 康熙、乾隆南巡时均曾驻跸于此。清中叶,高旻禅寺规模大备,名僧辈出,臻于鼎盛。但在咸丰年间,寺与行宫俱毁于火。同治、光绪以来,寺僧虽锐意兴建,仅略具规模,难复旧观。近代高僧来果住持高旻寺三十多年,扩建寺宇,整顿寺规,严明宗约,断绝经忏,唯以参禅悟道为指归,由此宗风大振,名闻于世。 “文革”期间,高旻寺备受冲击,佛像全部被毁,文物、法器抄没一空,僧众逐出寺门。1983年,高旻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汉族地区重点寺庙之一,政府拨款数百万,迁出占用单位,并迎请原任高旻禅寺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之德林法师回寺住持,寺庙得以逐步修复重建。 建筑布局 整体风格:高旻寺是临水寺,建筑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而又含蓄,实际上是佛教建筑形态的民居化、花园化,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