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8
00:00 / 1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少年天子顺治皇帝的故事: 登基与摄政 - 1638年,福临出生于盛京皇宫,是皇太极的第九子。1643年,皇太极驾崩,六岁的福临在母亲庄太后的运筹帷幄下,被拥立为帝,改元顺治,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 1644年,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入关,同年迁都北京,福临成为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亲政与改革 - 1651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亲政后的顺治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他削夺大臣权势,实施集权制,改变多尔衮时期对汉官猜疑、压制的态度,笼络依靠汉官,整顿吏治,启用很多有才能的汉人为官。 - 顺治帝还命兵部整顿驿政,保障驿路畅通;实行恤刑条例,安定民心;始行武举殿试,选拔文武全才;制订行军条例,整顿军纪等,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干。 婚姻悲剧 - 1654年,顺治帝遵照孝庄太后的旨意,册立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但顺治对这位由多尔衮指定的皇后并不满意,婚后感情不和,最终将其废掉,降为静妃。 - 后来,顺治帝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与董鄂氏相识,两人一见钟情。1656年,顺治帝不顾大臣反对将董鄂氏封为贤妃,不久又册立为皇贵妃。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后,顺治欣喜若狂,称此乃朕的第一子,然而数月后皇四子夭折,给顺治和董鄂妃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爱妃离世与出家风波 - 1660年,董鄂妃离世,顺治帝万念俱灰,沉湎在对董鄂妃的思念中不理政事,频繁举行各种悼念活动,甚至萌生出家为僧的想法,后被大臣和太后极力劝阻。 英年早逝 - 1661年,顺治帝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于养心殿驾崩,终年24岁,传位给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 #顺治皇帝 #大清历史 #人物故事 #少年天子 #读经典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清·顺治帝 💡顺治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 顺治帝(1638年—1661年),本名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6岁继位,在位18年,是孝庄太后之子、康熙帝之父。他的统治虽短暂,却为清朝巩固中原统治奠定了关键基础。 一、核心生平与关键事件 1. 幼年继位,多尔衮摄政 1643年皇太极猝死,福临在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支持下继位,由多尔衮担任“摄政王”主持朝政。1644年,清军在多尔衮率领下入关,定都北京,顺治帝成为清朝首位统治全国的君主,但前期权力掌握在多尔衮手中。 2. 亲政改革,推动汉化 1650年多尔衮病逝后,14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他重用汉官(如洪承畴、陈名夏),推行“满汉一家”政策,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同时尊孔崇儒,将儒家思想纳入治国核心,缓解了满汉民族矛盾。 3. 情感纠葛与早逝 顺治帝一生情感浓烈,最宠爱的妃子是董鄂妃(孝献皇后)。1660年董鄂妃病逝后,他陷入巨大悲痛,甚至传出“出家为僧”的传闻(正史记载为因天花病重)。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24岁,传位给已患过天花的第三子玄烨(康熙帝)。 二、历史影响与争议 - 正面贡献:确立清朝对中原的统治框架,推动满汉文化融合,为“康乾盛世”打下初步基础。 - 争议点:亲政初期政策反复(如一度严厉打压汉官),且因早逝导致权力过渡短暂动荡,依赖孝庄太后稳定局面。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3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