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9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蓬蓬博6天前
病隙碎笔六 ——总结 每当读完一本书后,我都会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这让我想起了史铁生所分享的我们所拜的一种神——祭拜即回报,燃香烧纸皆为获得财富的庇佑。我绝对不能否认自己心中的这种功利倾向,既然花了时间去读,怎么不会有收获呢?根本还是我希望赶快提高自己的素养,更言之有物,穿好一件“长衫”。 先抛开这些来回忆回忆虚的东西。讲真的,读书时很容易看完后面忘了前面。第六节说了什么呢?我想想,“爱愿”、“平等与平均”、“法律”、“权利”、“勿施于人和务施于人”,贯穿的一条线是什么呢?爱愿的期求与寻找。法律是大家商议出来的,要大家共同遵守,要讲求平等,帮助一些弱小的人,这是宏大的群体爱愿。对于病人,医学的治疗延续着他的痛苦,贫富不均带来的治疗差异撕裂着他的内心与亲人的内心,医治的权利因为穷而被剥夺了,他“眼睁睁的丧失了把握命运的能力”,在最痛苦的时候,他的生命力,他的信仰,他的灵魂,都来拯救他了,身体在被逐渐撕碎,而意志不断坚强,他甚至还会祈祷众生平安,爱的力量让他释怀,愿的希望让他与身体的“残疾”抗争,让他得以将爱的光粒平等地撒向众生,“爱愿”得以伟大而延续。“...这差别永在、困苦重叠的人之处境,都可理解为神的给定”,我们只能接受它。独具内心的爱愿也可以独自弘扬。 勿施于人的矛盾,觉得是在说明爱愿既是自己的,又是他人的,自己的领悟与对他人的感悟二者构成一个音符,万万个个体的音符连接起来,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这一“悟”的过程,是自发的。摘句:“务施”者,难免为他人所不欲,故当“勿施”;“勿施”者,又难免误失了圣训,故又当“务施”。那么,“勿施”与“务施”的分寸谁来把握?” 好像有一点道德绑架的无可奈何。那就让“神”去说。,神给你我指引了爱愿。 铁生对“神”十分崇敬,有的时候我理解不了这个“神”到底是个什么。他说“这是神的给定”、“这事必由神说”这些话,都是似懂非懂的状态,有时觉得“神”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虚无缥缈又静静地俯瞰万物。我想起了书中的半句话,“于寂静的空谷中听出回响”。觉得要不要在书中找神已不重要,有一点点感觉也心满意足了。 读到一本书的最后一页往往是最有感触的。我放慢速度慢慢读,想要收获地更多。铁生早已看破我的小心思,在第一句就说,“勿期圆满”。还建议说,“你的问,是你的路”。哎,惭愧。 那我来看看“实”的东西:七千多字的随笔,够吗? 装不下字了。。 #秋末初冬 #随笔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