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4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与其精神内耗,不如解决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白天什么都没干却觉得特别累,晚上躺在床上,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复盘今天说错的话、做错的事,甚至开始担心几个月后的某个截止日期。这种无休止的自我消耗,就是典型的内耗。它不解决任何问题,却实实在在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快乐。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内耗的根源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恐惧和想象把它放大了无数倍。就像深夜觉得天大的难题,在睡了一觉后,常常会发现“也就那么回事”。真正拖垮我们的,从来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脑海里那个不断自我批判、不断预演失败的声音。当你停止在脑海里编故事,开始在手头上做实事,内耗就失去了它的燃料。 五个停止内耗的实用方法: 1.建立“5分钟行动法则” 一旦开始胡思乱想,立刻挑一件能做的事,哪怕只是整理桌面、写个开头,专注做5分钟。行动是打破反复思虑最直接的方式。 2.练习“事实与想象分离” 问自己:“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还是我脑补的剧情?”写下事实部分,你会发现问题通常比想象中小得多。 3.设定“担忧时间盒” 每天给自己固定的10分钟专门用来担忧,并把所有焦虑写下来。一旦其他时间又开始内耗,就告诉自己:“留到明天的担忧时间再处理。” 4.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内耗常源于对完美的执念。允许自己先交出一个70分的版本,你会发现,一旦开始,剩下的30分自然会在行动中补齐。 5.进行“物理环境切换” 当思绪陷入死胡同时,立刻起身换个环境。去接杯水、下楼走一圈、洗把脸,身体的移动能有效打断思维的僵局。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懂得把精力留给那些能改变的事。当你把用来反刍过去、焦虑未来的时间,都投入到解决当下的一个问题、完成手头的一项工作,你会发现,生活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拒绝精神内耗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