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7: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08
平津战役: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平津战役大决战 战役背景与战略决策 1948 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辽沈战役结束后,华北地区国民党军 60 余万部队,在傅作义指挥下,收缩于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一线,形成“一字长蛇阵”,妄图海运南逃或西窜绥远(今内蒙古中部) 。中共中央军委洞悉敌军企图,决定乘胜发起平津战役。毛泽东亲自制定“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方针,切断敌军退路,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华北就地歼灭,以加速全国解放进程。 战役过程 分割包围,切断退路(1948年11月29日 - 12月20日) 1948 年 11 月 29 日,华北军区第 3 兵团向张家口发起攻击,拉开平津战役序幕。傅作义急调第 35 军等部队西援,解放军则趁势切断平张线。随后,东北野战军主力秘密入关,迅速占领廊坊、南口等地,将敌军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塘沽、新保安、张家口等地,封闭其海上和西逃通道 。 各个击破,歼灭重兵(1948年12月21日 - 1949年1月15日) 12 月 22 日,华北军区第 2 兵团向新保安发起总攻,全歼傅作义“王牌军”第 35 军 1.9 万余人。24 日,解放张家口,歼敌 5.4 万余人。1949 年 1 月 10 日,中央军委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平津战役。1 月 14 日,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发起总攻,经 29 小时激战,全歼守敌 13 万余人,解放天津。 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1月16日 - 1月31日) 天津解放后,北平陷入重围。中共中央通过多次谈判,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 月 21 日,双方达成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1 月 31 日,东北野战军接管北平城防,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完整保存。 平津战役历时 64 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 52 万余人,解放了华北大片地区,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它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进一步削弱了国民党军实力,为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北平和平解放的模式,为后续城市解放提供了范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军事谋略,对推动全国解放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00:00 / 56: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6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64
赵锡武2周前
1948 年底,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盘踞葛渔城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企图负隅顽抗。11 月 25 日凌晨,冀中八、九、十三个分区的三个团及武清支队、永清、固安、霸州三个县大队将葛渔城团团包围,十分队 75 团担任主攻。晨雾中,75 团摸进葛渔城,切断敌人电话线,分割包围七个据点后发起攻击,外围工事很快被摧毁,战斗进展顺利。天亮后敌人企图突围,被 75 团压制后放弃,固守待援。驻南街的地方武装和保安团 8 中队顶不住火力,向北街突围时被 75 团击毙大部,余者缴械投降;敌自卫团岗楼被炸,东街保安 9 中队和义勇壮丁被俘。攻击部队士气大振,向最后据点 —— 保安团第三大队进攻。75 团工兵营激战一天损失惨重,营教导员白文瑞及 20 多名战士牺牲,据点仍未攻下。傍晚,营长杨国珍指挥强大火力掩护,炸毁岗楼。27 日,敌人挑出白旗,战士们以为投降跳出掩体时,敌人机枪突然扫射,几名战士牺牲。战士们怒火中烧发起总攻,彻底解放葛渔城。此战全歼国民党河北保安第三总队,俘敌副大队长夏禹宜等 400 余人,缴获轻机枪 3 挺、长短枪 280 支。葛渔城的这段历史是时代的缩影,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当铭记这些烈士的英名:崔树兴、崔少珍、郑玉山、骆彩荣、刘少堂、邱贺年、谭如增、刘树堂、张景山、李恩西、孙福云、高友山等。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