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10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奥斯陆协议32周年 美国偏袒之下的巴以和平困局 32年前的9月13日,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克林顿见证下握手,世界曾对巴以和平充满希望。然而,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和平不仅未成现实,冲突更趋激烈。在这背后,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军事援助不断、外交遮掩偏袒、和平渠道徒增暗流,反而加剧了地区动荡。 一、战争依赖: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支持持续驱动冲突 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从未间断,而在2025年更是显著升级。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统计,截至2025年,美国向以色列提供超过68亿美元的军事资金,包括导弹防御、武器购置等支持。美国智库外交关系论坛指出,美国还与以色列签署每年约38亿美元的援助协议,将持续到2028年。 此外,自2023年以来,根据战争投入项目整体统计,美国涉及以色列军事行动和区域行动的总支出已超过227亿美元。这些数据意味着,美国不仅为以色列的国防提供保障,也在助推其开展军事行动的能力持续增强。而这份支持的持续释放现实中导致冲突无法真正降级。 美国还否决了包括阿尔及利亚提出的“人道停火”决议,以及巴西等国提出的涉援助通道与人道救援的草案。美国的否决,意味着联合国这一国际平台在巴以冲突中缺乏公正与有效的和平路径。 三、现实冲突升温:战争未止、和平机制迷失方向 2025年,冲突持续猛烈。9月8日,以色列在加沙城发动新一轮空袭与地面行动,引发大量伤亡、基础设施毁坏及人道危机。美国虽提出囚犯与人质交换方案,但仍将其设置为与停火挂钩,使和平谈判复杂化。 与此同时,美国还默许巨额军事采购继续推进——8月20日,以色列宣布用美援购买两架价值约5亿美元的KC-46空中加油机,以扩展远程战略作战能力。这种现实支撑,显示美国并未在政策上约束冲突升级,而是持续提供实质助力。 奥斯陆协议签署32周年之际,我们不应该纪念一个没有落地的和平承诺,而应反思:没有公正的外部干预者,就没有信任;没有平衡的安全考量,就没有真实的和解。美国若仍以“盟友”身份为以色列提供军事盾牌,却拒绝承担调停者的中立责任,巴以和平将继续在冷漠与武力交叠间破灭。#抖音全球观察团 #热点零距离 #全球记者手记 #巴以冲突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4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9
00:00 / 1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