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4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9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0
00:00 / 0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72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6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8
阳光阁3年前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被扒光衣服绑在午门的木桩上,在他的旁边还跪绑着873人,这些跪绑之人是他的族人和学生。烈日暴晒,午门外广场上哀嚎一片,刽子手们手拿大砍刀等候命令,只要一声令下,这八百多人的脑袋就像皮球一样滚落在地。燕王朱棣来到方孝孺面前,他指着873人说道:这些人的生命都在你手上,只要你答应写劝进表,我不仅给你高官厚禄,而且免除你族人的死罪。方孝孺怒目以对大骂:燕賊篡位,会遭后人唾弃。杀我十族,我也不会给你写诏书。朱棣恼羞成怒,先杀方孝孺的族人,再凌迟处死方孝孺。孝孺被朱棣以诛十族的罪名处斩,受此案牵连被发配充军的人达数千人,873颗人头成就了方孝孺的“气节”。这种玉石俱焚,带领群众一同赴死的代价确实是太高了。朱棣原本不想杀方孝孺,只是他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此为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能让建文帝的忠臣为他正名,自然就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巴。姚广孝就曾嘱咐朱棣说,到了南京后不能杀方孝孺,说要是杀了他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绝了。姚广孝本想保护方孝孺,没想到最后却害了他。同样的道理,方孝孺不起草诏书,朱棣的皇帝就不当了吗。显然不是,那么方孝孺被诛十族后朱棣又选择谁替他写的诏书呢?说出来肯定让大家惊愕不已,这个人就是方孝孺的同学楼琏。楼琏和方孝孺都是朱元璋时期大儒宋濂的得意门生,尽管楼琏的学问没有方孝孺那么出众,可他也是建文帝身边的侍读,也算是仅次于方孝孺的文章高手。楼琏也是一个有气节的读书人,更重要的是,楼琏就比方孝孺懂得策略。方孝孺被诛后,朱棣将笔墨和屠刀一起送到了楼琏的面前,让他二选一。那么楼琏是怎么处置的呢?他回答朱棣说:“天命归您不可违,臣即受命,当效笔杆子之劳。”这一番话让朱棣很受用,趁着朱棣高兴楼琏提出要求,希望能将笔墨带回家,仔细斟酌后在呈御前。楼琏领命回家后,他也不想失了读书人的气节。只不过他不想连累家人,不想被诛九族,更不想被诛十族,不想让无辜的人做他的道德绑架者。最终,楼琏以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朱棣得知消息后,也没有深究楼琏。同样一件事,方孝孺一时逞能搭上了873条人命,而楼琏死了一人,保住了全族。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