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专家型幼师带您“优雅转身”」——《幼小衔接,专家型幼师带您和孩子一起优雅转身》 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以一位“过来人”和“同行者”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幼小衔接”的话题。请大家放下焦虑,因为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接力”。 很多家长一提到幼小衔接,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拼音、算数、识字。认为不学这些,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我想告诉大家:知识的“提前量”固然能带来短暂的领先,但决定孩子能否跑得稳、跑得远的,绝不是这一点存量,而是他们内在的“续航能力”。 一年级的老师最看重的孩子是什么样? 是那些坐得住、听得进,有专注力的孩子。 是那些能清楚表达需求和想法,有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孩子。 是那些能自己系鞋带、整理书包,拥有自理能力的孩子。 是那些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困难挫折,拥有初步的社交能力的孩子。 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为孩子准备的,最宝贵的“行囊”。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过渡期,我给大家三个锦囊: 锦囊一:激发“向往感”,给心理充满电 千万别用“上了小学你就不自由了”来吓唬孩子。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可以认识新朋友,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让“上学”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骄傲的事。 锦囊二:培养“好习惯”,为学习打地基 生活上鼓励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物品。 自主阅读方面每天固定15到20分钟的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最佳途径。 另外,建议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帮妈妈记住明天要买酸奶”,或者完成一幅画。让他学会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完成,体验责任感。 锦囊三:储备“软实力”,让衔接更顺畅 首先可以通过拼图、串珠、听故事后复述等游戏来训练专注力。 其次多让孩子画画、剪纸、玩橡皮泥。这些精细动作对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很重要,为将来握笔写字做好“无声准备”。 最后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同龄人玩耍,学会轮流、等待、分享和用语言解决冲突。 幼小衔接,不是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标准件”,急匆匆地塞进小学的模子里。而是用我们的爱和智慧让他积蓄足够的力量,去迎接新的土壤,并最终长成他自己最好的模样。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幼小衔接是其中美丽的一站。让我们放下内心的焦躁,牵着孩子的手,带着微笑和祝福,陪他们一起完成这次“优雅的转身”#幼小衔接 #幼升小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