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皓轩11月前
普济寺最早前身是观音菩萨在普陀山开辟道场的第一座寺院-不肯去观音院。此寺院名源自于日本僧人慧锷奉请来自五台山的檀木观音像,原意是欲携返日本奉安之,但却在普陀山遭遇风雨阻隔而无法出航,只好就地在张氏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供奉这尊檀木观音。千年以来,不肯去观音院经历了数十次的兴废,名称也一度改为普济禅寺。宋代宁宗皇帝为该寺御书“圆通宝殿”,定该寺为专门供奉观音的寺院;明代神宗皇帝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清代康熙皇帝赐额“普济群灵”;雍正皇帝敕修该寺,形成目前之规模。主殿大圆通殿面阔7间,进深6间,建筑面积964平方米,重檐歇山,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4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宝鼎”、“光绪辛丑冬月吉旦”等字样。宝殿正中供8.8米高毗卢观音坐像(坐像本身高6.5米,座高2.3米)善财龙女侍立两侧,宝殿四周端坐着三十二尊观音应化身,即观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时的现身说法形象。圣一老和尚早年朝普陀梵音洞曾见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这尊毗卢观音便是按照圣一老和尚在梵音洞中所见的法相来塑造的。#广结善缘 #见者好运 #普陀山祈福 #接福接财接好运 #愿所有人平安健康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4
普陀山网红拍照31:不肯去观音院 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大家知道是哪一座吗?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菩萨修道的地方,里面有全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最早的一座寺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佛教协会在2001年新建的,原先这里是一座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内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做“茅篷”。而说起这个寺院,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在公元916年,有一个日本僧人叫慧鄂大师,他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乘坐的船只途径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作,连续三天都不能渡过莲花洋,慧鄂大师认为,这是因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他把船只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边靠岸,把观音佛像供奉在当地居民张世家的茅篷中,从此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而惠鄂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 不肯去观音院,除了它的特别名字外它还是全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位于紫竹林,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在海边潮音洞旁。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舟山普陀山风景区 #不肯去观音院#普陀山祈福 #南海观音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