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础差的学生应该怎么学?1. 啃透课本核心概念,打通“模糊点”基础差的核心是概念没吃透,比如分不清“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不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别赶进度,从高一课本开始,逐节突破核心概念:学“电解质”时,别死背定义,结合课本离子运动图,理解“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是因离子不能动,溶于水后离子散开才导电”。遇到不懂的,花10分钟查基础讲解或问老师,务必打通“卡壳点”—概念是地基,地基牢了,后续学习才不慌。 2.用“关联法”串知识,避免碎片化化学知识点“碎”,是因学新内容时没关联旧知识。学“钠与水反应”,可联系“氧化还原反应”(钠失电子,化合价从0变+1)、“物质密度”(钠浮在水面,说明密度比水小);学“乙醇酯化反应”,关联“化学键断裂”(羧基、羟基各断O-H键)、“可逆反应”(需加热和浓硫酸,反应不彻底)。平时画简单知识图,比如以“酸”为中心,串联“定义、常见酸性质、酸与金属/碱/盐反应”,让知识点成“网”,记牢且易调用。 3.从基础题练手,“吃透”而非“刷量”别碰难题,先做课本例题、课后题和简单同步题。做题不只为算答案,要问自己:这题考什么知识点(如“算pH”考酸碱中和与pH公式)?所用公式/规律的由来(如算剩余H*浓度,需想“为何用反应后n(H+)除以体积”)?条件变了会怎样(如强酸换弱酸,PH是否变化)?每道基础题都“深挖”,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化学思维,练熟后再做中档题,会明显有思路。 4. 学实验先懂“原理”,再记步骤现象实验题不用死背步骤,比如“过滤”,先明确目的是“分离固液”:“一贴”是防液体漏缝隙,“二低”是防液体漫滤纸,“三靠”是防液体溅出。做实验题时,先看“实验目的”(检验或制备物质),再推导:选什么试剂(如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会有什么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可能的误差(如装置漏气导致收集不到气体)。懂原理后,步骤和现象自然记牢,答题也不漏要点。 基础差关键在“不贪快、求扎实”,每天花20分钟复习旧概念,每周梳理知识点,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难内容都是基础延伸,成绩会逐步提升。#知识分享 #化学 #家长收藏 #今日分享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