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心理学】那些过得爽的人,早就戒掉了“心太软”。 你是不是经常这样: 为了照顾别人感受,一次次委屈自己? 明明想拒绝,却硬着头皮说“好吧”? 总在关系里过度付出,却觉得越来越累? 这世上最亏本的买卖,就是用你的善良,为别人的得寸进尺买单。 重新定义“心狠”:这不是冷漠,是清醒。 真正的心狠,不是伤害别人,而是终于学会了保护自己。 它意味着: 心态成熟,不再讨好全世界; 懂得优先关注自身感受和利益; 勇敢筛选消耗自己的人和事。 不再害怕失去任何关系。 心狠是一种稀缺价值, 是成年人最高级的自我保护。 为什么你该学会“心狠”? 因为心太软的人: 过度为他人考虑,忽视自己; 活在别人的期待和评价里; 把能量都耗在无关的人和事上。 而心狠的人: 减少人生80%的伤害; 把精力聚焦在自我成长, 活得清醒而自由。 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否则等于零。 三步练就“心狠”体质: 第一步:撕掉“好人”标签。 优先爱自己,不是自私, 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 守住你的边界和节奏, 敢于拒绝,不怕被讨厌。 记住: 真正尊重你的人, 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离开。 第二步:开启“筛选模式”。 人际关系也要断舍离, 筛选掉消耗你能量的人。 遇到不尊重你的人, 直接让其从生命中消失 减少不必要的牵绊。 第三步:拥抱“失去自由”。 人生本质是独自面对, 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必害怕失去他人的 认可、爱或关系,当你不再害怕失去,反而会得到更多。 当你开始“心狠”: 精神能量更充足; 内在更自洽安宁; 自我认可度更高; 事业人际更得心应手。 这不是变得冷漠, 而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重心。 从“软”到“狠”的蜕变: 拒绝一个你不想答应的请求; 删除一个消耗你能量的人; 做一件纯粹为自己开心的事。 最好的成长,是终于学会把温柔留给自己,把狠心留给边界。 心狠不是天生的,是一次次受伤后学会的自保。 你的善良很珍贵,但不是所有人都配得到它。#每天分享更新 #关注我每日分享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两岁八个月的一个上午,照顾小朋友好累,不是身体上的累,是精神上的疲惫。 八点叫起床,要时刻把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 没睡醒孩子有情绪,不能对孩子生气,要抱要哄; 换衣服有各种名堂,要想办法哄,不能生气,要顺着孩子的话,转移注意力; 换衣服要时刻盯着,不能太慢,慢了要着凉咳嗽; 要尽量教小孩自理能力,要教小孩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 不能一股脑的自己给小孩穿上衣服了,还要怪小孩不会自己穿衣服。 九点吃饭,要时刻把注意力放在小孩身上。 吃饭前要洗手,手上脏兮兮有细菌吃了肚子疼; 吃饭会把衣服弄脏,是正常的,不要总是去擦; 吃饭吃的慢,是正常的,不要催促; 吃饭吃到忘记,要时刻提醒,用勺子挖吃的放嘴里; 一种食物会吃腻,要多准备几种不一样的菜品,总能吃饱; 吃完饭后必须要把手擦干净,油腻腻的会弄到身上要洗衣服。 十点的户外活动,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去陪孩子做游戏,只有一个目的,消耗小孩的体力。 麻木的出门,麻木的记录,麻木的跟在孩子后面走,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最近状态好一点,写了计划,也许会有时间安排更具体的户外活动,等我好消息。 #两岁八个月 #ི࿆记录人类幼崽成长记 #宝宝吃饭 #宝妈的日常 #宝妈带娃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7: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