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5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7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5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5
一句话概括:在拼多多的“砍一刀”里,砍不到=进度条卡在99.9%+,没有到头=数值看似接近0却始终差“最后一刀”。两者都是反比例衰减算法的结果,让你“永远差一点”。 一、为什么会“砍不到还是没有到头” - 反比例衰减算法:越到后面,每次砍掉的金额指数级递减,趋近于0但不等于0。 - 动态阈值机制:接近目标时,完成门槛会自动提高,让你感觉“总差一点”。 - 精度控制:显示进度与实际值不一致;有说法称小数点后有6位,导致0.01元也可能包含10万份微小单位 。 - 时间限制:24小时倒计时,制造紧迫感并限制总砍价次数。 二、常见表现 - 卡在99.9%+:无论拉多少人,进度条就停在那里,“永远差最后一刀” 。 - 金额“微砍”:从百元→几元→几毛→几分,最后变成0.0001元级的“幽灵砍”。 - 阶段转换陷阱:到后期进入“现金币→钻石→碎片”等阶段,要求不断拉新用户,而新用户越来越难找。 三、心理机制:为什么你停不下来 - 沉没成本绑架:已投入大量时间和人情,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 虚假希望刺激:进度条视觉设计极具迷惑性,接近100%但就是不到。 - 社交压力循环:不断打扰亲友,为了不白费人情而继续拉人。 四、用户体验:现实与宣传的差距 - 宣传:“砍一刀,0元拿”“免费带回家”。 - 现实:有用户反映为砍到0.01元,需找几百个好友,最后仍失败。 - 官方回应:曾称“**用户砍掉金额太少,不足以让百分比发生变化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0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