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8
(背景音乐渐入,古朴、苍凉,带着黄土高原的风沙感)各位在喧嚣生活中,依然渴望倾听灵魂深处的朋友,你好。 今天,我想与你分享的,不是一本寻常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幅用文字绘就的、关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与灵魂的恢弘画卷——贾平凹先生的《消息》。 这里的“消息”,不是报纸上的新闻,也不是手机里的简讯。它是风带来的种子破土的音讯,是土地深处传来的沉重叹息,是生命轮回中那些隐秘而必然的信号。这本书,贾平凹先生没有在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他是在为我们日渐麻木的感官,接通一根地线,让我们重新感知来自土地、来自传统、来自我们生命源头的、微弱却执拗的 “消息”。 故事的核心,或许是一个看似荒诞的“换头”事件。但这并非科幻,而是贾平凹先生用以剖开现实的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当一个代表着古老乡村文明的头颅,被嫁接于一个象征着现代都市文明的躯体之上,会发生什么?这极致的冲突,照见的正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正在经历的那场无声的撕裂与挣扎。 我们的“头”,是否还残留着乡土赋予我们的朴拙、敬畏与对自然的感应?而我们的“身体”,是否早已被城市的规则、欲望和速度所裹挟,疲于奔命?《消息》所传递的,正是这种灵魂无处安放的漂泊感,是文化根脉被强行斩断时的剧痛与茫然。 贾平凹先生的笔触,沉静而有力。他写的不只是商州,他写的是整个快速转型中的中国;他写的不仅是几个角色的命运,他写的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精神处境。在书中,你能听到古老歌谣在现代街头的绝响,能看到鬼神信仰在科学时代的尴尬,能感受到那些被时代洪流冲刷的个体,他们的无奈、坚守与最终的归宿。 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清,在追逐物质繁华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那份与土地的联结,那份对生命的敬畏,那份简单而扎实的幸福感,是否也成了我们渴望却接收不到的“消息”? 朋友们,阅读《消息》,是一次对自我精神源头的回溯。它不提供轻松的答案,而是给予沉重的叩问。它让我们在现代化的狂喜中,保留一份冷峻的审视;在奔向未来的路上,不忘回头看看我们来时的路。 这来自土地深处的“消息”,你,还听得见吗?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9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03
00:00 / 0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1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71
00:00 / 2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