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部队是我业务起步的地方,建筑公司则是我技术和能力真正成长的‘加油站’。”沈石千这样总结自己的经历。 1962年,沈石千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在南空后勤部队服役。1969年转业到建筑公司,在施工股负责设计和预算。“同事之间互称‘师傅’,大家各有专长且热情无私。我向他们学预算、施工,他们也常问我设计上的问题,感觉特别温暖、亲切。”沈石千回忆道。 入职不久,沈石千就赶上了启东第一个大型工业项目——启东化肥厂的建设任务,随即奔赴南京配合做好设计工作,连春节都顾不上休息,直到把全套设计图纸印好带回来。在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期间,他出色完成了55米高的砖烟囱、大型滤水池、英采式清水池等多项相关设施的设计及施工指导。 在四甲肉联厂项目上,沈石千参与了多项施工工艺与技术革新:用翻转模板做槽形板、圈梁采用快速脱模、把木门窗框改成钢筋混凝土、冷库通风花格窗采用混凝土一次成型……这些举措大幅降低了材料消耗,施工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他代表公司在南通召开的现场会和全省商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1975年,为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公司创办了“七·二一工大”。沈石千任校长,还兼主要任课教师。办学之初,条件十分艰苦,他不等不靠,自编讲义、自制教具,就在宿舍里开课。他教学生动,善于将知识融入实践:让学员为自己家设计小楼,然后一起分析优缺点、编制预算,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出奇的好。“七·二一工大”的学员后来多数成为启东建筑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说起后来成为建设部副部长的学员郭允冲,沈石千至今印象深刻:“他当时学习成绩很优秀的”。 “那时公司提倡义务劳动,连续五、六个春节都没休息。”沈石千笑着说,“有一年本以为能歇歇,谁知大年初一,公司潘瑞元就带队来村里义务修桥。我就在家给他们烧了一个假期的饭”。1979年,沈石千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他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肯定和褒奖。同年,建筑公司设计室划归县计委,沈石千也随之调离公司,后来他先后担任过启东建校校长、建工局总工程师等职务。 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老知识分子和启东建工系统的首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的沈石千依然保持着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他认真撰写了《矩阵结构力学学习》初稿,还把自己的工作经历、技术成果和经验体会等整理成《沈石千回忆录》一书。老伴打趣道:“每天下午我出去打牌,他啊,就一头扎进书房,忙活他那些心爱的事……” (罗李忠)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37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