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swader1周前
此条朋友圈 为我们的友谊做个纪念 也为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九年 谢谢你 陪伴九年 何其有幸 九年同行 分享过喜怒哀乐 共度过低谷高光 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温暖了整个青春 初次相遇 是四年级 在一个补习班 中午 他们那些人打牌 在那里大喊大叫 声音越来越大 我受不了了 我就对他们喊 能不能小点声 烦死了 然后你过来跟我说 我也感觉他们很烦人 于是 我们就这样开启话题 我询问你的名字 聊上了几句 但当时已是暑假末期 没过几天就分别了 也没留个联系方式 缘分让我们相遇 初一升初二的那个暑假 我们又上了同一补习班 但三年之久 早已忘记对方的模样 直至老师点名 我突然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但我没有上前询问你是否是三年之前的伙伴 那一天调座位 我们调到了一起 我又再次听到熟悉的名字 我问你是不是叫px?你说是的 我就开心的提起来四年级的事情 你说你还记得 我得知你还玩第五人格 就加了QQ 从此我们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在补习班 干什么都要一起 暑假结束 我们回各自的学校 虽然你是两周放一次假 但是只要你回家我们就会连麦玩第五人格一直持续到中考结束 查中考成绩的那一天 我们分数相差不大 上了同一所高中 我们很开心 终于又可以在一起了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起 我们就一直在一起 虽然不是同一个班 但是只要是空闲时间 我们就会跑过来聊天 自习课学校会让我们去洗澡 我就会在楼下等着你一起 聊一路第五人格和其他的 可以说 只要是我和你的同学 都知道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我们也盼望能在同一个班 这样我们随时随地就能一起玩 愿望终于实现了 我们分到一个班 当时心情别说有多开心了 之后干什么都形影不离 座位坐一起 选同一个宿舍 吃饭也坐一起 上厕所一起 还一起蛐蛐 上课一直讲话 就连睡觉也一起 但也有过矛盾 冷战过 同学看见我们状态不对 都劝说我们不可以冷战 赶紧和好 你 缺少安全感 总是因为我和别人聊天什么的就会生气 高三 我们又分开了 你留在了旧班级 和老同学相处着 我去了新班级也交到了新朋友 但你缺少的安全观愈发强烈 总会因为我们路过我的老同学时 我停下和他聊了几句 就生气了 我问你为什么生气 你说我直接停下来了 没有考虑过你的感受 我反驳说是他先和我说话的 而且只说了几句有必要吗 我们就吵 真的 我之前总搞不懂你为什么要这样 时间慢慢流逝 我们的矛盾也慢慢积累 你总是因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家长必看!解决娃社交难题的宝藏漫画找到啦! 💢有没有同款焦虑的家长? 孩子回家委屈哭:“好朋友跟别人玩了,她不爱我了” 攥着玩具不肯松手,又偷偷问:“我不分享是不是坏孩子?” 这些场景在孩子成长中很普遍~孩子易陷入 “非黑即白” 的二分法思维,进而产生自责与焦虑,比如认为友情是零和的、不愿分享就是自私等~ 而李晓夏编写此书最想传递的理念是:生活并非 “非黑即白”,关系和情绪多样且都允许存在,关键在于处理方式。 像分享可从不同视角理解,好朋友和别人玩不代表被抛弃,友情能同时存在且流动; 父母即使偶尔争吵,对孩子的爱也不会消失; 与大人意见不合时,发脾气不是唯一选择,可通过方法达成共识。 当孩子理解这些 “灰色地带”,会发现关系并非全有或全无,是非也非全对或全错,允许不完美能让人际关系更真实,内心更轻松。 ✨最绝的是它的 “四段式解法”,娃能看懂还会用: 1.漫画心情故事:全是孩子日常会遇到的场景 —— 被朋友冷落、不想分享、跟爸妈吵架… 瞬间代入 “这说的不就是我家娃?” 2. 落地心理建议:不是空讲道理!比如朋友跟别人玩了,教娃主动说 “我们一起玩呀”,比家长碎碎念管用 100 倍 3. 心法口诀:“友情像小溪,能容千万滴”,朗朗上口,娃记牢了遇到问题能立刻想起来 4. 亲子科普:告诉家长孩子 “非黑即白” 思维的原因,全家一起搞懂社交背后的心理学逻辑 👉家有 6-12 岁娃的,闭眼入!让孩子少点社交内耗,自在交朋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育儿书单 #社交能力培养 #亲子共读 #父母进化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6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3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7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