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7: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52
到底什么是幸福?它没有标准答案,此刻大概就是吧…… 对于公公来说,儿子终于可以陪伴在了身边了,也终于快要当爷爷了…… 这一刻他比同龄的人晚了最少10年,可好在这样的日子总算到来了…… 70岁的公公,年轻下了一辈子煤窑,腰早已经佝偻的直挺不了了,也种了一辈子地,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养育大了3个儿女,可姑娘成家以后,两个儿子都30多岁还没成家,成了他最大的心病,他没有再多的本事,只能就这样一分一分的靠种地给两个儿子攒点钱,两个儿子也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一年年的外出务工,除了过年能短暂的回来待上个10天8天,其余时间都在外地。他不敢往回叫儿子,因为都没成家,就是成家也不敢奢望能回来,因为还要过属于年轻的人日子。 父母养育大儿女,却在他们花甲之年,都像放飞的雁飞去了远方,他们其实多渴望儿子能留下来,可留下来又没有好的出路,老人再难也不敢说出口。 去年我和老公认识,小叔子也处了对象,一下子两个儿子的婚姻问题,解决了。 老两口心里最重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年初我们结婚后,因为从事自媒体,总算可以经常这样的回来陪在他们身边了, 这个秋天,收秋老公收谷子,挖土豆,扬场,刨大葱,割豆子,拔萝卜,都跟着忙活着,老两口轻松了不少,21岁儿子开始出去务工,到今年整整16年终于可以陪在他们身边了,公婆的开心,是掩盖不住的。 到底什么是幸福,大概这就是。此刻对于老人来说,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满足,对于儿子来说,父母身体还算硬朗的时候,可以力所能及的尽孝就是幸福。 对于我来说,再婚嫁进这个朴实的家庭,满是在意和关爱就是幸福…… 幸福没有标准的答案,可幸福有共同的景象,那就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岁月静好……#记录真实生活 #日常vlog #二婚夫妻幸福生活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6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秦人月4月前
何谓“如来”? “如来”这个词在中文里有两层主要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1. 日常口语/文学修辞中的意思: * 好像要来;仿佛即将到来。 * 这是一种比较书面化或文学化的表达,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状态或感觉似乎即将发生或出现。 * 例子: *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里的“欲来”就有“如来”的感觉(风雨好像要来了)。 * “他脸上露出一丝如来般的微笑”(形容那微笑仿佛佛祖的微笑般出现)。 *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来”(一种不祥的预感好像要降临)。 2. 佛教术语中的核心含义: * 这是“如来”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含义,特指佛陀,是佛的十大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之首。 * 梵文原词: `Tathāgata`** (`Tathā` - 如, 真如, 如实, 真理; `gata` - 来, 去)。 * 核心解释: * 乘真如之道而来:“真如”指宇宙永恒不变、绝对真实的真理、实相。佛是证悟了真如实相的人,他是遵循着这个真理而来,为众生开示真理的觉者。 * 如实而来: 佛是如实地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如)而来,他的觉悟、他的教导、他的出现本身,都是完全契合真理的。 *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这是更深层的哲学含义。佛的法身(代表真理本身)是遍一切处、不生不灭的,所以不能说从某个地方来,也不能说到某个地方去。这个名号也揭示了佛超越时空、常住真如的究竟境界(如《金刚经》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 指代对象: * 广义上:指一切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 狭义上/最常见:特指释迦牟尼佛。当佛教徒说“如来”时,通常就是指释迦牟尼佛。 * 与“佛”的关系: “如来”和“佛”在指觉悟者时含义相通,常可互换。“佛”更侧重“觉悟者”的属性,“如来”则更侧重“证悟真如而来”这一特质。在佛的十号中,“如来”排在第一位。 * 大乘佛教的引申: * 有时也指众生本具的“佛性”(真如佛性),即众生皆有的觉悟潜能。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